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19401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糖尿病病因病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自——高彦彬,刘钢华.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358-3621.病因1.1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素体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虚及阴液中某些成分缺乏。其主要原因是①先天察赋不足,五脏虚弱。五脏为阴,主藏精,五脏虚弱则藏精不力而致阴津素亏。②后天阴津化生不足。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胃的“游溢精气”,小肠的“分清泌浊”,“上输于脾”以及气的推动。津液输布排泄有赖于脾的转输,肺的宣降,肾的蒸腾气化。若各种致病因素使生化阴津的脏腑受损,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
2、则导致阴津不足。在素体阴虚,五脏虚弱中,古今医家更加强调肾脾两脏亏虚在消渴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以下两种主要病因学说:其一,肾虚学说:即认为消渴病的发生虽与五脏有关,但关键在于肾虚,肾虚为消渴病之本,治疗上重在补肾。其二,脾虚学说:即认为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治疗上注重健脾。目前脾虚在消渴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有的学者认为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脾胃升降失常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五脏俱虚是消渴病的病理转归。应当指出的是,传统医学中脾脏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基本包括了现代医学中胰腺的生理功能,而胰腺的病理改变也大多归属于脾的病理变化之中,因此
3、传统医学所认识的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脾虚病理,实质上包括了胰腺的病理改变,所谓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实质上是胰脾同病才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1.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1.2.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1.2.2形体肥胖。目前已公认肥胖是非胰岛索依赖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近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加之体力活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精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3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
4、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及突然的创伤等,可引起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索、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1.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1.5久服丹药,化燥伤津在中国古代,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纵欲或养生延寿而嗜服用矿石类药物炼制的丹药,致使燥热内生,阴津耗
5、损而发生消渴病。现服石药之风不复存在,但长期服用温燥壮阳之剂,亦可导致燥热伤阴,继发消渴病。现代医学认为,确有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1.6长期饮酒,房劳过度中国历代医籍十分强调,嗜酒及房劳过度与消渴病有关。认为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室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可发生消渴病。关于房劳与糖尿病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但饮酒对糖尿病的危害已是众所周知的,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肝脏损害,营养不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
6、发展等,从而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是一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发病的内因为素体阴虚,禀赋不足。外因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邪毒侵害,化学毒物损害或嗜服温燥药物;劳欲过度,损耗阴精等。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病。2.病机2.1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中国历代医学文献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理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至今仍认为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阴津愈虚,阴津愈虚燥热愈盛,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
7、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燥热伤肺,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津液不能敷布则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故尿频量多。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大便干结;脾气成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而为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倦怠乏力。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阴虚阳盛,肾之开阖失司,固摄无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而为小便,故尿多味甜,
8、或混浊如脂膏。若阴损及阳,肾阴亏虚,阳不化气,水精不布则口干欲饮,下焦下摄则尿浊而甜。消渴病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