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

ID:21095510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_第1页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_第2页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_第3页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第一章文献综述1.1作物演化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与自然选择驱动的物种起源不同,作物的驯化是一种最近发生的快速的物种起源,在短短数千年至一万年的时间内,野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因此作物驯化可以作为研究物种起源的模型(DaresticationSyndrome)(Hammer,1984;Doebleyetal.,2006),这些改变包括种子或果实的增大、顶端优势的增强、种子自然散播能力丧失等形态改变,种子休眠性的丧失、食用部分苦味物质的减少等生理上的变化。一般能够利用这些

2、特征将作物与它们的野生祖先种区分开来。这些性状的改变会显著降低植物在野生环境下的适合度,但会显著增加人类栽培条件下的适合度,最终使作物的繁殖完全掌握在人类的控制之下(Doebleyetal.,2006)。作物的分化阶段发生在驯化阶段之后,是对已驯化作物的进一步改良,涉及作物对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对人类特殊喜好和特异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增加产量和品质等。与驯化性状不同,作物的分化往往造成己驯化作物内丰富的表型变异,加深种内群体结构和促进亚种的分化(Pumggananetal.,2011)。分化阶段涉及的性状多种多样,例如作物从低炜度地区向高炜

3、度地区扩散产生了光周期敏感性、耐冷性,水稻中的香米、橋米和玉米中的爆裂玉米、有桴种玉米是特异文化所保持等。1.2亚洲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水稻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主要食物。90%的水稻生长在亚洲,6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亚洲,亚洲人口所消耗的35~60%的卡路里都是来自于稻米(Khush,1997)。亚洲栽培稻CO.nativa)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稻属(genusOiyza),它的近缘种是具有AA基因组的稻属,包括0.ruflpogon,0.nivara,0.glumaepatula,O.meri

4、dionalis,O.barthii,O.longistaminata和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其中,0.在全球都有分布但集中在亚洲,0.rufipogon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O.glaberrima和0.barthii只分布于非洲西部,(9./ongistoeridionalis只存在于澳洲,O.g/ae/jfl如则分布于美洲中部和南部。亚洲栽培稻0.sativa起源于0.ruflpogon,而非洲栽培稻0.glaberrima起源于0.barthii(Khush,1997)。普通野生稻、0.rufipogon)分布在印

5、度、东南亚和中国南方的广泛地域,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种生态类型,其中一年生野生稻又被称为am_Vara与栽培稻更为相似,是亚洲栽培稻的直接祖先种,但是这种说法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1群体构建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以籼稻93-11为受体亲本,多年生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中,筛选出一个在种子上具有长刺芒的渗入系9YIL304。用该系与轮回亲本93-11进行回交,构建次级F2分离群体,共计6655株用于精细定位。.2.2表型鉴定种子成熟后,亲本各选20株调查芒长和芒表面特性,芒长

6、记为单株主莲穗一次支梗顶端籽粒的芒长的平均值,调查芒表面特性时用手指在芒表面做往复滑动,如果感觉在两个方向都没有阻力,则记为光芒,如果手指能向芒的尖端滑动而无法向基部滑动,则记为刺芒。另外,用扫描电镜拍摄亲本芒表面形态。..2.3DNA提取用CTAB法(Cetyltriethylammoniumbromide)提取水稻DNA,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约500mg超低温保鲜的叶片加入L5ml离心管中,液氮冷冻后研磨成粉末。(2)加入600m165°C预热的2XCTAB,混勻并在65°C7K浴中保温30min。(3)加入60

7、0ill氯仿/异戊醇(24:1),上下颠倒震荡15min。(4)lOOOOr/min离心lOmin,取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5)加入等体积预冷异丙醇,4T:静置过夜,沉淀DNA。(6)12000r/min离心lOmin,倒掉上清液,加入1ml70%乙醇溶液洗漆,倒掉乙醇溶液。(7)用1ml无水乙醇洗漆沉淀,倒掉乙醇后,室温吹干。(8)溶解DNA,保存于4°C备用。.第三章结果与分析..........273.1野生稻与栽培稻芒性状的比较........273.2水稻芒的生物学功能........283.3元江普野渗入系9YIL30

8、4表型评价........293.4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初步定位........303.5野生稻长刺芒基因的精细定位........323.6基因候选........333.7LABA1基因的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