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7657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G633.3【】A【】2095-3089(2014)03-0085-02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与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
2、,感悟才能更加深透,才能更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一、教师要以情带情,激起共鸣 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按照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的原理,教师先入情——动情——析情——移情。根据这一感情发展过程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语文学习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
3、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想学生有情首先要教师有情。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 语文本来就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分不开。然而怎样才能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出来呢?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语言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把
4、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语言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的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3.要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 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其中,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教师的范读要融之以情,
5、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总之,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要善于通过自身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位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以情带情。 二、启迪想象,引入意境 “语言艺术是不具备形象的物质形态,欣赏者凭感
6、官直观不到任何形象,而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想象中感受艺术形象。”语言艺术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是想象,这确实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善于启迪。如果我们教师能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启发想象力,引入意境,激发他们求知欲,这正说明了教学达到了探究知识真谛,启迪心灵的崇高境界,那么如何引导呢?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愿望,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起码要收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G633.3【】A【】2095-3089(2014)03-0085-02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
7、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与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