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

ID:2107147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_第1页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_第2页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  一唱三叹:《未选择的路》的叙事学解读    重庆石柱民族中学校刘浪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人教版七年级下)通过叙述一件日常小事,“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最后“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形象晓畅地揭示出入生面临抉择时所遭遇的无法化解、具有形而上意义的两难困境。不作出选择,人生未来的路无法展开;而一旦作出选择。则意味着另外千万种人生的可能将同时失去。再者,也许就因为那作出选择时短暂而又神秘莫测的一秒,“我”漫长的一生就会随之而被注定。因此,只要有选择,

2、必有惆怅、伤感、失落,甚至会有悔恨。当我们越是持久地吟诵这首诗,就会越发体会到一种无法消散的忧郁,也越是会陷入这种情绪中而仿佛无法自拔。然而,纵观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若仅从文体学遣词造句的角度去分析,似乎不能解释这首诗经久不衰、魅力无穷的秘密。笔者以为,不妨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也期借此得以一窥弗罗斯特这个“桂冠诗人”的天才。    有必要先整体梳理一下诗歌的四个诗节,第一小节。“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站在路口久久徘徊、犹豫;第二小节,最后,“我”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3、的那一条路;第三小节,作出选择后,“我”开始安慰自己说“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可其实“我”早已明白“恐怕我难以再回返”;第四小节,遥想很多年后,“我”又将忆起那片“黄色的树林”、那条“未选择的路”。    粗看起来,本诗采用的是简单的顺叙,一个单向度的线性叙述时序,即从诗篇开头的“现在”到第四节的“多少年后”。实则,非也。解读本诗的关键之一在第三小节中第一诗行“那天清晨落叶满地”的“那天”二字。可以说,对此的忽略,会直接造成对诗中“追叙往事”这个反向时间向度的忽略。进而对诗人高超的叙事技巧(同时也是抒情技巧)视而不见。实

4、际上,诗的前三个小节是作为主人公的第一人称“我”在追叙往事。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采用的视角一般有两种:诗的第三小节将“我”作为叙述者从自己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回顾性视角,和第一、二两个小节将“我”作为人物正在经历事件时的体验性视角。据此,也可至少区分开同是作为主人公的叙述之“我”与经验之“我”。两种视角的不同在于,前者具有“过时性”,是常规视角,而后者具有“现时性”,是非常规视角,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一种修辞技巧,往往只在局部使用。    一、经验之“我”:体验性视角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一半的诗节,也就

5、是前两个小节都是体验性视角。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说,“记忆和想象这两种官能可以模仿或模拟感官的知觉,但是它们从来不能完全达到原来感觉的那种强力同活力”。他甚至认为,即使是“最活跃的思想”也比不上“最钝暗的感觉”。诗人如此大篇幅地运用体验性视角。自是为了充分发挥它的“现时性”优点,让故事情节更加鲜活生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有力。    一般而言,以回忆往事作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都用一个引子开始回顾叙述,例如“我又想起……”、“还记得……”之类的语句。显然,本诗并没有类似的引子,没有给读者“这已是往事”等类似的观念。我们读者与

6、诗中故事也就不会有间阻感,很自然被主人公“我”所“同化”,从而更直接地进入到“我”的内心世界。我们随着“我”的“可惜”而“可惜”,跟着“我”的“伫立”而“伫立”。当“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我们仿佛也在心里踮起脚尖;当“我”说,选择的那一条小路“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我们心中也不禁为之隐隐担忧。    然而,经验之“我”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具有局限性。对于正在经历的事件,读者不能得到比“我”更多的信息,也看不到超出“我”视野之外的事物。因此,读完第一小节后便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我”最终作出决定了没有?(语文论文 ..)到底

7、“我”选择的是哪一条路呢?究竟这条路上又有什么样的沿途风景呢?这一连串的不解,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继而有想要接着读下去的冲动。到了第二诗节,这些谜团逐一被揭晓,“我”最终选择了另一条“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小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更诱人,更美丽”。可究竟“我”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是从此走上康庄大道,还是误入迷途?未选择的另一条路又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我们读者也不知道。当我们循着“我”的目光向那一条小路望去,“丛林深处”也就成了视野的尽头,也就只好同“我”一样把诸多揣测与好奇全都留在了心底。在这里,体验性视角

8、的局限性反倒成了优点,不断地制造悬念、抓住读者的心,不断地强化“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怀疑和对未选择的路的牵挂。    二、叙述之“我”:回顾性视角    也许,读者会说“我”如此地怀疑与牵挂,只不过是因为当局者迷。但是,当“我”已踏上那条选择的路后,再以一种回顾性视角来观察往事,情形又是如何呢?接着读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