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25909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
2、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
3、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
4、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
5、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
6、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7、: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