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59051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易简工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易简工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摘要:陆九渊以心解《易》,以此为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寻找到经典根据。其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与其对《周易》天地人三才一体的理论、三陈九卦之序、《艮》卦“艮背行庭”之旨、太极本体的解释关系密切。他的心学智慧也反过来丰富了《易》学的文化宝藏。关键词:陆九渊;心学;周易;易简 ZhouyiandLUJiu-yuan’stheoryoftheheart-mindAbstract:LUJiu-yuaninterpretsYibyhisheart-mindtheorytose
2、ekclassicalbasisfortheestablishmentandopeningupofhisheart-mindtheoreticalsystem.Aspectsofontology,moralcultivationtrainingandrealmofthoughtembracedinhisheart-mindtheoryarecloselyrelatedtohisviereflectedintheheart-mindtheoryalsoenrichedtheculturaltreasureoftheY
3、ilearning.Keyindtheory;Zhouyi;simplicityofYi 陆九渊虽自称其学乃读《孟子》而自得之,但《周易》在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其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中,陆九渊都充分发挥了其“六经注我”的心学阐释原则和方法,为其学术思想寻找理论依据,他的心学智慧也反过来丰富了《易》学的文化宝藏,对后人认识《周易》的文化内涵,以及包括《周易》在内的传统经典阐释学都不无启发意义。一、道塞宇宙,本心即理陆九渊学问的理论来源无疑应首推《孟子》,不仅是他自己宣称因读《
4、孟子》而得之,就是当时的人和后来的心学大师王阳明都承认这一点(据《语录》载,某尝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曰:“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五)王阳明在《象山先生全集叙》中也说:“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象山先生全集》卷首))。他的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的理论都是对《孟子》学说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在陆九渊首先顿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由此初步确立其心学理论逻辑的过程中,《周易》的天地人一体的宇宙观,即天道人道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他后来也常常用《周易》的这种思维模式来论证其
5、本心思想的普遍性:塞宇宙一理耳。上古圣人先觉此理,故其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于是有辞、有变、有象、有占,以觉斯民。后世圣人,虽累千百载,其所知所觉不容有异。曰“若合符节”,曰“其揆一也”,非真知此理者,不能为此言也。〔1〕(卷十五《与吴斗南》)此引《系辞下传》对八卦来源的解说文字,说明《易》之理就是宇宙之理,圣人先觉此理,觉者,心也,故宇宙之理就是圣人之心,下面又结合孟子的存心理论进一步论证本心即理:道塞宇宙,非有所
6、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故《易大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1〕(卷一《与赵监》)此引《说卦》的“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2〕(卷九,第326页)从道塞宇宙,天地人皆秉此理的角度论证人皆具有仁义之心,此心乃天
7、所予,心即理也。他又强调说:是理充塞宇宙。天地顺此而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顺此而动,故刑罚清而民服。〔1〕(卷十《与黄永年》)此是引《豫》卦《彖》文来解释“此理”乃天地人共同遵循的普遍和最高准则。那么人如何才能顺此理而动,达到心即理的与天地同其大的境界呢?象山从《干·文言》“闲邪存其诚”和孟子的“存心”理论提出了以心为主宰的心学主旨:《易》曰:“闲邪存其诚。”孟子曰:“存其心。”某旧亦尝以“存”名斋。孟子曰:“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曰:“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只
8、“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1〕(卷一《与曾宅之》)由此他进一步强调此心此理的唯一性: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1〕(卷一《与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