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

ID:20948605

大小:87.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8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1页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2页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3页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4页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实施性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课程性质本科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授课对象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它以审美关系与人类审美活动为主要对象,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二、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重视美学理论向审美实践能力的转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了解:美学学科的性质,中西方美学的历史以及美学研究的方法;掌握: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分析和鉴赏生活、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并能树立正确、健康、

2、进步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U!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美的本质,审美范畴:难点是美感心理过程与美感心理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可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课外作业等教学方法。一般教学内容都要求学生提前自学,必要时可安排学生在课堂阅读教材的有关章节,以锻炼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接受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课堂讲授着重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并以提问和必要的课堂讨论来启发学生思辨。对于非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则主要点出有关知识点,而着重指导学生自行学习有关教材。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美学学科的特点、作用与意义。了解美学思想的产生与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的密切关系;重点掌

3、握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第一节美学研宄的对象和范围1美学思想是人类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理论概括.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3.古今中外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有四种主要意见。本教程认为美学的研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第二节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美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美化世界和美化自身的需要。2.学习美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需要.3.学习美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开展审美教育、培养正确的审些观的需要.4.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美学理论的论著.5.注意将美学原理同美学史结合

4、起来。1.学习美学要紧密结合艺术实钱与生活中的审美实际。第二章美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美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掌握美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历史现律。第一节美的产生分别从石器造型、美宇的含义以及彩陶造型和纹饰三个方面分析美的产生的历史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类产生于劳动。劳动是美产生的最终根源.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3.从使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志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4.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第二节美的发展1.原始社会美的发展.2.私有制糸件下美的发挺.3.社会主义条件下美的发展.第三章现实美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社会美的

5、一般特征,理解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联系,掌握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的内涵及特点第一节:自然美教学目的和要求。了律自然美的各种复杂现象.掌握自然美的特征。秉点理解并掌握自然美的根源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一理论命题.(一)自林美的特征1、自然美是在人类生活中历史形成的一种自然的审判特性.自然美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美,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2、自然的待征是自然美的必要采件(特质基础).(二)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可以证明.自然美根源于实践中人和自然关系的变化、随着买践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中人和自然的联系愈

6、来愈广阔.自然事物才愈来愈多地成为人的对象,并使人感到兴趣。在此基础上、自然美的领域不断扩大。(三)自然美的各种复杂现象1、自然美主要有两种现象:一种情况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美(如荒山绿化);另一种情况是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如天空、大海)。2、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成为审美对象右多种原因,如;作为人类生活环境而出现;通过形式美的中介(自然特征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在形式上具有某种相似处,即可成为美的对象〕;自然的某些属性与人的美好品质、性格相似。第二节社会美的特征(一)什么是社会美1.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力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2.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木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表

7、现3.社会美与善有密切联系,但不同于善(二)人的美1.人的美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直接体现人的自由创造。2.群体主体的美。3.个体主体的美。4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联系.人物形象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侧重于内容.(三)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1.劳动产品美的特点:(1)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2)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美和实用的结合.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2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环境的设计既要考虑生活实用的需要、又要考虑审美的需要,一般说来都是在实用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