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99611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崇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崇州611230【摘要】目的:总结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探讨有效的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随机原则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急救期间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循环干预,神经功能障碍护理及显露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残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
2、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残率、死亡率均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P<0.05。结论:对于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基础上,积极给予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循环干预,祌经功能障碍护理及显露干预等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关键词】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1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
3、6)•09-260-01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达,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死亡率也呈现了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致死的患者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1%左右[1]。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会对其死亡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2]。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具有发展迅速、病变较快,伤情复杂,合并多种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征,这给临床急救护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4、因此,临床需积极地探索奋效的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式,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笔者以下就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随机原则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分布如下:观察组中男12例,
5、女8例,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为(47.4+4.2)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为(48.4+5.1)岁。1.2临床方法两组患者在急救期间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循环干预,神经功能障碍护理及显露干预等护理措施。具体总结如下:①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尽量帮着患者采取休克吋的体位进行卧床休息,提高患者下肢10—20°,提高患者头部和躯干30—35°,尽量保持患者舒适。同吋积极给予吸氧辅助治疗,吸氧过程中要注意保持
6、患者呼吸道及口腔清洁,避免分泌物导致堵塞和感染。将U咽通气管放置在患者U腔内的冋吋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或者是鼻导管,以此来确保其呼吸通畅[3]。②循环干预: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重要器官遭受到了创伤而导致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从而导致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第一吋间内为苏建立起2-3条静脉通道,同时给予快速输液、输血处理。然后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合并骨折的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对于伤口出血的患者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加压包扎;对于内脏出血且止血无效的患者,在患者休克症状得到缓解吋第一吋间给予手术治
7、疗。在急救过程中,要及吋通过奋效的静脉通道帮助患者快速扩充血容量。并II待患者循环血容量稳定后,及吋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4】。③神经功能障碍护理:合理奋效的给予患者洋地黄制剂进行干预,并在给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吋给予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等措施进行急救。④显露干预:对于发生开放性损伤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第一吋间指导患者家属对创伤部位的肠管、皮肤进行简单处理后保留,禁止将死亡的细胞组织放冋创IJ,必要吋对创U进行包扎消毒[5】。1.3统计学处理试验所有数据均用“SPS
8、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表示,用“t”检验,其中将0.05作为检验水平。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残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残率、死亡率均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冇显著临床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