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91876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解读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奇的应制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读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奇的应制诗 关键词:明代台阁体杨士奇应制诗 摘要:应制诗向来不受读者欢迎与学者好评,但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或不同作家所写的应制诗作,应给予不同的理解与评价,如对于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奇的应制诗,虽然高唱时代赞歌,但却不是纯粹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内心的真情流露和创作的自觉追求,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和时代意义。笔者结合具体作品,从三个层面来解读这一特点,揭示其创作心理机制及其所蕴涵的特定社会文化意义。 应制诗一般是文人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大都以欢庆盛典、宫廷宴饮、君臣游乐为主要创作内容,歌颂神功圣德、太平
2、盛世为基调,奉和酬唱、铺扬景物是其主要的创作方式。凡是朝廷的重臣名相、公卿贵族都不可避免地会创作一些应制诗,如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张说、杨亿、欧阳修等都是应制诗的创作高手,甚至李白、杜甫、王维也有这类作品传唱当世流传至今。对于应制诗,读者和学界向来都很反感,认为其粉饰太平、题材狭窄、平庸呆板、毫无生气等。但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或不同作家所写的应制诗作,应给予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而不能一概视作如此。譬如经历过“开元盛世”的全过程,目睹了肃宗中兴之治,又活动于京都上层的王维,他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敕借岐王九
3、成宫避暑应教》等优秀应制诗篇就反映了当时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展示出意气风发的盛唐气象,同时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读来既不呆板泥滞又无平庸肤浅之感。试读其《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此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尊严华贵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和谐。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见一
4、斑。因此,对于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奇的应制诗,我们不妨也用公正平和的心态来作一番解读,以拓宽这份文化遗产的接收空间。 杨士奇(1365-1444),字士奇,号榖轩,江西泰和人,历事明代四主,在内阁任职长达42年之久,在明初文坛上他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生著作宏富,有《东里集》93卷、《文渊阁书目》4卷、《周易直指》10卷、《历代名臣奏议》350卷,同时他还参与《太祖高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仁宗昭皇帝实录》《宣宗章皇帝实录》等大型史书的编修,其中在后三部实录中充任总裁。尤其不可忽略的是,在他领导与影响下的明代台阁体,风行百年,
5、一唱百和,形成了“文归台阁”的垄断局面,因而世人把他称之为明代“台阁体之祖”。 作为明代四朝名臣和台阁体领袖的杨士奇,毫无疑问也创作应制诗,今保存在《四库全书》的《东里集》中,有将近100首,约占其全部诗作的5%,纵观杨士奇的全部应制诗,歌颂皇恩圣德、高唱时代赞歌虽然也是其应制诗的主要创作特征,但细细品读,就很快发现其应制诗中的歌功颂德不是纯粹的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内心的真情流露,是他创作的自觉追求,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以下笔者结合具体作品,从杨士奇作为台阁大臣的政治地位、政治角色与政治身份意识、君臣关系以及所处的时代境际与所怀的个体
6、时代体验等三个层面来解读这一特点,揭示其创作心理机制及其所蕴涵的特定社会文化意义。 其一,杨士奇应制诗深受其台阁大臣的政治地位、政治角色及政治身份意识的影响。社会角色往往会有相应的社会期待、社会规范和社会楷模,在扮演这些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会形成既定的能力结构和精神状态,蕴之于中,发之于外。杨士奇在内阁近42年之久,不但参预帝王的文化活动、国家礼仪、人才选择等活动,而且还直接参预国家政治机务,对于人民百姓和四夷外邦而言,是国家思想和政策的主要拟定者、决策者,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识导向作用。因此他自然会把自己与同僚认作是朝廷政绩的共预
7、者、共创者和共享者,将颂扬朝政政绩与自己内心的成就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从这一当事者的认知角度来解读杨士奇的应制诗,就会发现那些颂世的文字不但是他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而且是对自身努力所达到预期成效的一种由衷肯定和欣慰。如七律《文华门侍朝观录囚多所宽宥喜而有作》:“日丽文化霁色新,炉烟不断上麒麟。大臣论献持王制,睿旨全生体帝仁。真拟下车与叹泣,旋看解纲动欢欣。朝廷宽大恩波厚,庆衍皇图亿万春。”诗歌一方面是歌颂君主的宽大恩厚,另一方面是赞扬大臣们的“论献持王制”所达成的仁政局面的贡献,这大臣之中自然包括杨士奇自己。《明史·杨士奇传》中就曾
8、肯定了杨士奇对明代盛世出现的贡献:“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又如在《喜雨诗》这一应制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同国家遭际悲欢与共的情怀:“好雨连朝苏久旱,无边喜意动宸宇。皇天洞鉴圣仁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