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

ID:2085319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_第2页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_第3页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_第4页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本学期很荣幸参加了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出了一节课。经过不到十天的准备,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节课,在这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困难,但也获益良多,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和感想:  一、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节课在备课时共设计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出发点是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突出《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本学期很荣幸参加了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出了一节课。经过不到十天的准备,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节课,在这过

2、程中,我遇到不少困难,但也获益良多,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和感想:  一、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节课在备课时共设计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出发点是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突出《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本学期很荣幸参加了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出了一节课。经过不到十天的准备,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节课,在这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困难,但也获益良多,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和感想:  一、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节课在备课时共设计出了两种方案。第

3、一种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出发点是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突出《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本学期很荣幸参加了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出了一节课。经过不到十天的准备,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节课,在这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困难,但也获益良多,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和感想:  一、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节课在备课时共设计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出发点是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突出“以学为主”的特点。但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发现,这种方式对于现阶段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并不是很适合。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

4、初中,历史学科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对历史的认知层次还比较浅,如果在设计时学生自学的内容过多的话,势必会在课堂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想要做到以学为主,但是更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又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从现阶段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特点出发,重新定位,设计了研讨课上所呈现的教学方案。  二、把握课程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很难用到多媒体和学案等辅助工具。但是我这次要去出课的学校却是一所市内学校,在进行备课时也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采用这些辅助工具呢?最后我还是毅然的放弃了,既然是研讨课,我就应该拿出平时的教学和大家

5、一起去研讨,不能因为出课而出课,做为一名农村教师,很难有这种和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所以我还是决定用我平时课堂教学的方式去呈现。  这一课的内容并不多,只有“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两个主要内容。虽然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并不多,如果单纯从小标题划分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的话,似乎有些呆板和枯燥,可能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又重新寻找切入点,发现这一课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很多,也可以说这一课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些历史人物展开的。经过反复的推敲,最后确定了以人物为切入点来设计这一课。历史人物是学生识记过程最容易寻找和记忆的,所以以此为切入点,对于没有见过面的敦化学生来说,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不会因为

6、把课的起点设置过高而影响课的进程。在当天的讲课中,这个切入点果然让学生容易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虽然这种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里,但是真正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是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来。在这节课最初的导学案方案设计时,我误以为用导学案让学生来自学就应该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做题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因为学生还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来机械的进行解答而以。因为他们的

7、认识水平还是初级,对待导学案就像对待测试卷子一样,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样的主体只是外在形式上的主体,发自内心和头脑中的主观能动却并没有。所以在重新设计这一课时,我又认真的研究了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认识规律,设计了由简单的历史人物过渡到人物所进行的历史活动,进而再分析历史活动的前因后果及产生的影响。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似乎更符合七年级上学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呈现的时候也确实激发了学生大脑中的主观能动思维,真正的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