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49356
大小:43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17
《专题三分类整合思想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1.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知识概要2.运用分类整合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1)明确讨论
2、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讨论;(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要统一、分层不越级);(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知识概要3.明确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有利于掌握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有:(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的倾斜角、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等等.(2)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
3、、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等等;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知识概要(3)由函数的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者由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6)其他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类讨论,如排列、组合问题,应用问题等.知识概要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一条直线过点(5,2),且在x轴,y轴上的
4、截距相等,则这直线方程为( )A.x+y-7=0B.2x-5y=0C.x+y-7=0或2x-5y=0D.x+y+7=0或2y-5x=01.C[解析]设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均为a,当a=0时,直线过原点,此时直线方程为y=x,即2x-5y=0;当a≠0时,设直线方程为,则求得a=7,方程为x+y-7=0.[点评]截距是很容易出错的一个概念,它实质上表示坐标的意义,有正、有负、有零三种情况,解题中,很容易将截距为零这一种情况漏掉.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2.若a>0,且a≠1,p=loga(a3+a+1)
5、,q=loga(a2+a+1),则p、q的大小关系为( )A.p=qB.p<qC.p>qD.a>1时,p>q;0<a<1时,p<q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2.C[解析]欲比较p、q的大小,只需先比较a3+a+1与a2+a+1的大小,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而决定a3+a+1与a2+a+1的大小的a值的分界点为使(a3+a+1)-(a2+a+1)=a2(a-1)=0的a值:a=1,当a>1时,a3+a+1>a2+a+1,此时loga(a3+a+1)>loga(a2+a+1),即p>q;当0<a<1时,
6、a3+a+1<a2+a+1,此时loga(a3+a+1)>loga(a2+a+1)即p>q.可见,不论a>1还是0<a<1,都有p>q.[点评]这是一个含参数问题的处理,一般来说,有字母就要注意讨论,本题中,比较两对数值的大小,只需要比较两真数的大小,差比法中因为差的结果中含有参数,这也就引起了讨论.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3.函数f(x)=mx2+(m-3)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的右侧,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A.[0,+∞)B.(-∞,1]C.(0,1]D.(0,1)专题三分类
7、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3.B[解析]当m=0时,f(x)=-3x+1,其图象与x轴交点为(,0)满足题意;当m≠0时,再分m>0,m<0两种情形,由题意得解得0<m≤1或m<0.综上可知,m=0或m<0或0<m≤1即m≤1故选B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点评]对于f(x)=mx2+(m-3)x+1这种函数,学生在解题时,想当然地将它当作了一个二次函数来处理,忽略了m=0的讨论,一般地,最高次幂的项的系数含有字母、参数时,一定要注意讨论它与0的关系.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4.[解析]当a=0时
8、,Sn=0;当a≠0时,为等比数列求和.①若a≠1,则由求和公式得Sn=;②若a=1时,Sn=n.综合得Sn=专题三分类整合的思想方法考题剖析4.求和Sn=a+a2+…+an=________.[点评]由于等比数列定义本身有限制条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分类给出的,因此,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也需要讨论.这里进行了两层分类:第一层分类的依据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分为a=0和a≠0,第二层分类的依据是等比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