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

ID:20772290

大小:14.79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0-15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_第1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_第2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_第3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_第4页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但丁伏尔泰普罗塔戈拉2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注重人的价值,崇尚人性人文主义导语核心内涵3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起源复兴成熟公元前5世纪中叶公元14——17世纪公元17---18世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精神专题概述4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课一蒙昧中的觉醒5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

2、内涵。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考试说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6知识结构蒙昧中的觉醒智者的启蒙苏格拉底的智慧斯多亚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7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产生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主要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根本原因)地理环境(客观条件)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问题探究(现实需要)8一.智者的启蒙1.时间:约公元

3、前5世纪中叶2.原因:①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3.探讨问题: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4.智者的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④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②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③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95.智者言论特点: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②注重实利10“诡辩学派”普罗塔戈拉在收受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戈拉决定起诉他。在法庭上,老师志在必得地说:如果你在此案中

4、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欧提勒士则针锋相对地回答: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罗塔戈拉悖论”,也称为“半费诉讼”。116.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7.评价:5.智者言论特点:①

5、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②注重实利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积极性局限性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12智者学派的观点及评价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哥拉13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思想主张:2.评价:“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1)道德: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2)理性: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与智者学派异)(与智者学派同)14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

6、异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同:异:问题探究15“我无知,所以我求知”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

7、坏处。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知识拓展16“美德即知识”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苏格拉底17苏格拉底与孔子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8、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第三.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第五.他们都述而不作,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18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