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65793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5
《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初中古诗词曲名篇阅读与鉴赏(三) 二十一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______”,属双关语,暗指______。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
2、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二十二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______。其感情基调是______。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二十三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赏析
3、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的景致。 二十四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浣溪沙是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二十五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寻丈。 2.写出
5、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 二十六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
6、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二十七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7、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