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4959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采用雷贝拉唑片给予治疗,分别在用药后前1d,用药后第1d,第5d对患者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在第1d为48.6%,而总有效率在第5d达到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d反酸、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有效率缓解分别为42.9%,44.2%,47.1%,用药第7d分别达到100%,100%,98.5%。2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占2.8%。其中口干、嗳
2、气、腹胀1例,气促、胸痛1例,出现时间平均在给药后2.56d,均为轻度,未经处理后消失。结论: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效果研究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其发生机制为胃黏膜自身防御因素和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间失去平衡所导致[1]。消化性溃疡采取质子泵抑制剂(PPIs)治疗效果已得到证实,雷贝拉唑片为其新一代制剂,对H+-K-ATP酶抑制更为快速,比早期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胃酸方面作用更强,有效和快速的缓解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2]。而且,就代谢途径
3、方面,雷贝拉唑表现比较独特,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较少,患者有理想的耐受性。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采用雷贝拉唑片给予治疗,对其的临床安全性和治疗作用做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15.1-89.7岁,平均43.8岁。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患者临床表现有反酸症状的56例,上腹痛者64例,上腹烧灼感52例。 1.2治疗方法雷贝拉唑10mg,1次/d,晨服,共5d,分别在给药前1d,给药后第1、5d对以下指标进行观察记录:①临床证状:反酸、上腹痛、上腹烧灼感。
4、无症状为0分;症状需要别人提醒才有所感觉为1分;有症状但对日常生活不造成影响为2分;有症状并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为3分。②发病频率:对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的次数做观察记录。 1.3效果评价显效:症状总积分数下降在75%以上;有效:总症总积分数下降在50%以上;进步:症状总积分数在25%以上;无效:症状总积分数下降≤25%。显效、有效、进步的总和为有效缓解率。记录患者在观察期内的不良反应及发生、转归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疗效统计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服用雷贝拉唑临床疗
5、效见表1,总有效率在第1d为48.6%,而总有效率在第5d达到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疗效在第5d改善明显。 2.2症状缓解率雷贝拉唑治疗第1d反酸、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有效率缓解分别为42.9%,44.2%,47.1%,用药第7d分别达到100%,100%,98.5%。 2.3不良反应70例患者中2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占2.8%。其中口干、嗳气、腹胀1例,气促、胸痛1例,出现时间平均在给药后2.56d,均为轻度,未经处理后消失。 3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表现为反酸、腹痛、嗳气、腹胀及上腹烧灼感,对上述症状
6、进行有效而快速的缓解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表明,在服用雷贝拉唑第5d后症状缓解率优于第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其症状缓解率和消失率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提示本药可快速有效的以溃疡的症状进行缓解,并且临床作用稳定,其机理可能与药物特殊药效动力学及本身特点相关[3]。 雷贝拉唑从苯并咪唑发展来而,通过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对溃疡的症状和疼痛可快速抑制和缓解,其代谢途径比较特殊,对P450同工酶系统细胞色素无依赖,药物间有较小相互影响,每日单次服药可对全天的抑酸水平进行维持,防止了夜间酸反跳现象的发
7、生[4]。综上:雷贝拉唑能对消化性溃疡症状有效缓解,具有较好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