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

ID:2074492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_第1页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_第2页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_第3页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_第4页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心预设巧妙生成  摘要从实践的视角,试着对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进行分析,着重对如何提升教师应对课堂意外的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预设教学策略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目的教育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就已经有了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目标。然而,教学过程是具体而鲜活的,在整个过程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超出预想”的教学情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跃目标预先设定

2、的要求”。它所倡导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动态生成的,当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超出教学设计中的意外时,教师应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机智,根据对课堂各种因素的准确把握,及时应对,灵活地将教学中的意外情况转化成新的收获,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精彩。  下面从实践的视角,试着对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进行分析,着重对如何提升教师应对课堂意外的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1有效预设的内涵和特征  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对立统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因为精彩的生成需要有效预设的引导,没有有效的预设就难有精彩的生成。  笔者认为,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预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教学目标的理解与

3、把握是教师有效预设的前提,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易错点及其相互关系有深入细致的理解,才能使教学预设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2)教学过程的预设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预设教学策略。这种预设的理性模型特征为:学习期待激发有效,问题引导方向明确,版块结构特征鲜明,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有效生成。  (3)预设的教学环节应环环相套,富于理性,行云流水,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树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预设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

4、显。  2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关系的实施策略及案例  2.1充分预设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课堂教学开放、变化和生成的特征要求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充分预设,这种预设不仅是对教学环节谙熟于心,而且要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态有所预见。教师只有充分预设,才能临场不乱,有条不紊,因此,充分预设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正如赞可夫所说的:教育工越仔细考虑和孩子们相处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就越能按照准备好的讲稿即席发挥,以便对某一偶然情况作出更敏捷的反应。  案例:在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教学中,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

5、备,认真学习和研究了高校教材《动物生理学》的相关内容和近年高考中出现的有关试题,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局部电流的产生条件及其特点。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很顺利地解决了有关兴奋产生后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问题。  这时有学生举手提问:如果从一根神经纤维的两个位置分别给予一个相同强度的刺激,这样会产生两个兴奋,当两个兴奋相遇时会发生何种现象?学生中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两个神经冲动会发生“碰撞”然后各自“弹回”;有人认为两个神经冲动会彼此穿过,各自继续向前传导;也有学生认为相遇后两个兴奋会相互抵消,最终消失。持三种观点的学生彼此不能说服,而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其实这一问题

6、正是教师希望出现的转入下一个研究问题的引子。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神经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及膜内外电荷分布入手,讲解了有效刺激后膜结构上钠离子通道打开后的电荷流向及其引起电位变化和静息电位重建过程中钾离子通道和钠钾离子泵的作用机理。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刚才的问题及可能的三种结果,学生讨论,很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圆满地解决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此刻,学生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基于充分的准备和灵活的引导,使课堂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或者学生的偶然提问与课前的预设不谋而合。这样的预设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预设与生成在师生的交流、探究和合

7、作中不断生长、丰富,充分体现了预设的重要性。  2.2敏锐捕捉和合理引导是动态生成的关键  如前所述,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按预设的教案生硬僵化的执行过程,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互动而自然生成课堂教学过程。在这样的一个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点的差异和一些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常常会生成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