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

ID:20586560

大小:49.1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3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_第1页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_第2页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_第3页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_第4页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皮肤病治疗进展摘要:近来儿童皮肤病的治疗有了一些进展,特别重要的是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以及维A酸类、钙泊三醇、静脉Y-球蛋白的应用。复习这些新的药治疗儿童皮肤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微生物方面的进一些新的抗生素对某些儿童皮肤感染呈现了更多的优越性。微生物耐药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某些儿童疾病中药物的选择。革兰阳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毛囊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蜂窝织炎及外科创伤感染的病因。近年来认识到金葡菌在64%-96%的脓疱疮病历中是唯一的致病菌金葡菌虽不是正常皮肤菌群,但可以从20

2、%的健康人的鼻孔和会阴部以及90%的异位性皮炎患者的皮损中分离到。几乎所有金葡菌菌株均可产生青霉素酶,故均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有抗药性。近来从约1/4-1/2脓疱病和疖肿病例分离到耐红霉素菌株。也改变了对这些感染的推荐治疗方案。葡萄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由金葡菌的局部、非侵袭性感染所致。金葡菌能产生一种特殊的毒素: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这种毒素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起着抗原作用而降低血压。该综合征流行趋势已消失。化脓性链球菌,又称A组溶血性链球菌,是从蜂窝织炎、丹毒和水疱性末梢指炎中分离到的

3、最常见致病菌。近年来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所增加,如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坏死性筋膜炎和菌血症。这些疾病的增加可能与毒性较强菌株的出现及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许多毒性最强的细胞具有抗吞噬的M蛋白。一些类型的M蛋白与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菌株有关。这些菌株产生化脓性毒素,尤其是A型和B型。链球菌毒素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具有分子同源性,后者见于葡萄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然而不同的是链球菌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更常与菌血症和侵袭性感染相关。事实上,50%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与坏死性筋膜炎有关。坏死性筋膜炎的

4、治疗需外科清创术、抗生素和支持疗法。首先必须鉴定病原-44-因为该病也偶可由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或可以同多种微生物共同引起。从皮肤感染而来的坏死性筋膜炎一般由化脓性链球菌或金葡菌或腹部外科手术后革兰阴性和厌氧菌引起。青霉素仍是可选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的药物。然而在坏死性筋膜炎,由于菌量多,且可能进入静止生长期,因此青霉素疗效较差。这时可以使用克林霉素,因它与细菌生长阶段无关,可抑制蛋白质合成,减少细菌毒素产生。在分离出病原菌之前,可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针对革兰阴性菌

5、。妊娠妇女阴道中可以分离到无乳链球菌或B组链球菌,而且可能传给新生儿。B组链球菌可以引起新生儿蜂窝织炎,偶可引起坏死性筋膜炎。革兰阴性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短暂寄居于儿童鼻咽部,可引起严重感染。它是引起3个月至3岁儿童颊部或关节部位峰窝织炎的最常见病因。偶尔引起年幼儿童眶周蜂窝织炎和丹毒。铜绿假单胞菌也可致皮肤感染,如毛囊炎、烧伤后感染和足部刺伤引起的蜂窝织炎。尽管临床少见,但它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以致可选用的药物很少。0—内酰胺类0—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单菌霉素等,属最常作用的抗生素。对链球菌引起的皮肤

6、感染,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如肛周蜂窝织炎或丹毒。对于前者,口服青霉素联合外用莫匹罗星即可清除感染,对于丹毒,因可危及生命则需要静脉应用青霉素。青霉素联合使用林可霉素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可选择药物。半合成的青霉素如双氯西林和氯唑西林能抗3—内酰胺酶,他们对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不能穿透革兰阴性致病菌的细胞壁,他们是治疗金葡菌引起的脓疱疮或疖肿的一线口药物。P—内酰胺抑制剂0—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它们与细胞酶结合从而使其灭活。与P—内酰胺酶抑制联合的合成药物有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注射药物

7、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金葡菌、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面部轻度峰窝织炎或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后改口服治疗时均有较好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和大多数链球菌有活性。第一代头孢菌素比双氯西林更受欢迎。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对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仍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对峰窝织炎、外伤感染、丹毒和脓疱疮的治愈率或好转率达85%-90%。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相似的活性外,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物流感嗜血杆菌菌株亦有抗菌活性。

8、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未进行免疫儿童的面部峰窝织炎,而第二代头孢菌素是很好的选择。新的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酯与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治疗4岁及以上年龄儿童的皮肤感染有相同的效果。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致病菌更具活性,有些仍对革兰阳性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感染有效,但头孢他啶和头孢克肟都对金葡菌无效。头孢他啶对治疗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尤其有效它还可与氨基糖甙类药联合应用治疗坏疽性臁疮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