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院前急救

休克的院前急救

ID:2053969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休克的院前急救_第1页
休克的院前急救_第2页
休克的院前急救_第3页
休克的院前急救_第4页
资源描述:

《休克的院前急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休克的院前急救【摘要】目的提高休克的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平卧或头及下肢稍抬高,畅通气道及给氧,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不同类型休克对症处理。结果86例病例中院前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4.2%。结论健全的急救机制以及合理有效的抢救方案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关键。【关键词】休克;院前急救  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休克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休克发生的原因较多,按病因来分归结起来共分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我院

2、从2004~2006年院前共收治休克病人8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院前收治的86例病人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1~78岁。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占主位,46例,占53.5%,其次为心源性休克,共22例,占25.6%,过敏性休克15例,占17.4%,其余两类共3例,占3.5%。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占院前休克病人的大部分。  1.2急救方法  1.2.1病史的采集院前病人发生休克一般情况下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因此病史的采集尤为重要。病史的采集要求简捷、重点突出。患者本人往往不能提供病史,这样

3、就要求路人、家人以及第一目击者能够准确详细地提供病史。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比较容易及直观,但要求提供受伤时间、受力部位、受伤时体位等详细情况。心源性休克病人如果发病不在家中,提供病史较为困难,这时第一目击者的描述尤为重要。有家属在场要追问既往史。采集病史的同时应不耽误抢救,两者应同步进行。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私人诊所,个别在家中自行输液以及服口服药物,还有些病人吃海鲜、蛋类等食物过敏以及接触过敏源。  1.2.2诊断根据采集的病史以及快速的查体、辅助检查应迅速做出休克类型的诊断。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处理,已成为休克预后良好的重要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

4、有明确的创伤、内外出血或失液因素(包括剧烈呕吐、烧伤、腹泻、肠梗阻和各种原因的内出血等),失血量在15%(750ml)以上,有明显的脱水征。心源性休克实为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以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者最多见,还可发生于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张力性气胸、急性肺梗塞等。患者有心脏疾患的症状和体征。如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患者有明显心绞痛,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损伤的ST-T改变。其他心脏病变,心电图也多有ST-T改变或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是急性药物过敏,也常见于异性蛋白输入或其他过敏源的侵袭。有明确的致敏因素,如给容易致敏的药物(青霉素等)

5、、生物制品或毒虫叮咬等。绝大多数骤然发病,1/2病人在5min内发病。除血压骤降外,可有过敏性皮肤表现以及呼吸系统症状(喉水肿,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病症凶险。  1.2.3治疗休克是临床上的一种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有效治疗越早,遏止病情发展越快,对病人预后越有利。  1.2.3.1一般治疗在运输途中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头抬高15°,下肢抬高20°左右,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注意保暖,体温偏低者盖棉被,但伴高热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予以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应予以切实保证。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氧流

6、量4L/min左右;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尽量保持病人安静,减少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抑制呼吸和循环,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即行CPR。  1.2.3.2补充血容量休克的共同点即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共同表现是低血压状态、运氧功能降低、微循环障碍、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细胞缺氧引起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休克的预后有重大影响。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多为外伤、烧伤、失血和失液,这类病人的体液丢失是绝对低血容量性。对于失血性休克止血是制止休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压迫止血是可行的有效应急措施

7、;止血带应用也十分有效。应该尽快地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最好同时建立两条通道,在短暂的运输途中尽量快速补充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从而改善组织灌注。心源性休克是心脏的泵作用减低,不能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因此快速有效地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保证组织供养,防止脑缺氧、心脏骤停、肾功能衰竭。近10年来,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相关研究,国内外较多文献报道认为,早期复苏将血压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稳定水平,限制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能较少地扰乱机体内在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后期死亡率。关于补液速度、输液内容以及影响补液因素都有较多的研究与报道[1]。  1.2.3.3

8、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当收缩压低于50mmHg时,已危及心脑的血液灌注,可用血管收缩药物暂时维持血压,为进一步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