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1442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氯吡格雷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维护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氯吡格雷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维护效果分析[]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维护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26例,阿司匹林组2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50mg/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两组的其它一般治疗措施相同,随访观察效果。结果两组都能减少内瘘的血栓形成,延长内瘘的止血时间,也减少了透析时肝素总量,同时提高透析器的复用次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但氯吡格雷
2、组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长程服用的安全性更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得到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R322.12[]A[]1005-0515(2011)-11-062-01 血管通路的功能好与坏,关系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高低,如果发生血管内瘘闭塞或血流量变少等功能障碍时,会直接影响透析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
3、防治与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心脑血管和闭塞性血管疾病,我科近年来开始应用氯吡格雷来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术后的维护,发现其改善高凝状态,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其中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9例、糖尿病肾病8例,平均透析时间为3.9年,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43-72岁,平均58岁。48例患者均是普通肝素透析,首剂为0.3mg/kg,继之追加0.1mg/k
4、g·h,内瘘血流量在200m/min以上。血液流变学检查均符合高凝状态诊断。并随机分成两组,氯吡格雷治疗组26例,阿司匹林治疗组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原内瘘的血流情况、血液流变学状况、肝素用量在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氯吡格雷组行动静脉吻合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医药公司产品)50mg/d;对照组行动静脉吻合术后,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d。观察期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其它治疗均
5、不变。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不能同时使用以下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右旋糖酐及口服其它抗凝剂。两组观察时间为一年。 1.3观察指标内瘘止血时间:为透析结束至放开止血带的时间,每个患者每月评价一次,取其平均值;内瘘堵塞率;透析器的复用次数:透析次数/更换透析个数;透析肝素的每次用量:每个患者每月评价一次,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O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平均值x±s表示,采用t检验,内瘘寿命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并经单因素分析Lonrank检验,以P<0.0
6、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两组的疗效对比(平均值x±s) 2.2以上两组疗效比较内瘘止血时间、透析器复用次数、透析中肝素的用量、内瘘闭塞的次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司匹林略高于氯吡格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通过加服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后症状好转。另内瘘寿命经生存分析两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 3讨论血栓形成是影响动静脉
7、内瘘寿命的主要原因[1]。伴高凝状态的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需反复穿刺内瘘血管,故血管反复损伤后的内膜修复功能好坏,直接关系着内瘘的通畅与否。由于血流动力学因素,血管内膜损伤后的吻合部位形成涡流,使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粘附,以致纤维化及动脉硬化,并逐渐形成血肿和局部感染,使得内膜损伤的修复缓慢,影响了血管的通畅度。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使血小板前列腺素合成酶乙酰化,抑制血管内过氧化物生成,减少TX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集聚,减少血栓形成;而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与血小板表
8、面腺苷酸环化酶偶联的ADP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受体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还能通过阻断由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这也能减少血栓的形成[2]。国外有资料显示,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高凝状态,抑制动静脉血栓形成[3],从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4]。国外有学者认为阿司匹林有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发生率达12%[5];这可能与患者服药时间长(2年以上)及研究时服药剂量较大(325mg/d)有关,而本院在本次病例观察时间较短且服药剂量小暂未发生胃肠道出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