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66008
大小:226.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生态系统孳生物的物质和能量I生态系统的功能确的是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M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阁屮有5条食物链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C02和矿质元素均W被农作物利用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0的是使生态系统屮的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鼠-太阳能水稻一>昆虫一>蛙一4秸秆•饲料培养基沼气池•家畜食用菌•沼气一、单项题1.T图是行欠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表达错误的是••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B.②表示生态系统的种类C.③表示食物链和食物网D.④表示信息传递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
2、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3.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粘秆进行进-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4.(2010•广州六中调研)2008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3、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5.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A.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n2o、酒精和乳酸等A.b、c、d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a利用::♦-生活污水!泥土舉沙层:小石展二、双选题1.(2012年广州一模)塔
4、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儿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卜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7.3-4)->(:-^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l、m2、m3、m4。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符合排放标准的水A.a所固定的太阳能力流入食物链的总能
5、量B.ml、m2、m3、m4之和为该食物链的总能量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D.四种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多少是d>c>b>a1234567过量紫外光是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健康的光污染物,某研宂小组对“紫外光辐射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允,结果如下:培养皿编号紫外光辐射剂量U/m2)实验后酵母菌数量(个/ml)A,0.227x104a20.826x104A3X14xl04A42.010xl04a52.66xl04(2)该实验还需增设一个辐射剂量为J/m2的培养皿,原因是;力使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实验数据更准确,还
6、应对该实验作怎样的完善?。(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两个),(4)若将酵母菌置于培养条件适宜、容积恒定的某种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稳定在16xl04个/ml左右,则该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1)1.4各实验组的紫外光辐射剂量应保持相同剂量梯度(2)0需要辐射量为OJ/m2的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重复实验(分别求各组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3)紫外光辐射时间、酵母菌培养液的体积(酵母菌的培养条件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4)8X10’个/ml(数值正确1分,单位正确1分
7、(2012年肇庆一模)回答下面与生态系统相关的M题:I.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同。下图反映了不同生态系统在相仿的环境条件变化下,不同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晌坏境戍«麻变化K•墁的,化甲生物群落的变化乙生物辟爆的变化时间或交间(1)相对于甲、乙两个生态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是(甲、乙)生物群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态的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增加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的关系(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另一
8、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II.在气候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