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

ID:2042376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_第1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_第2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给予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年复发率为2.9%,转移率为8.9%,术后6年复发率为8.9%,转移率为14.7%,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应用效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甲状腺癌中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

2、癌等类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对于患者术后是否进行放射性I治疗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尚无定论。本研究分析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8.

3、95±2.65)岁。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共18例,甲状腺滤胞状癌共16例;对照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37〜69,平均年龄(49.85±3.02)岁。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共20例,甲状腺滤胞状癌共1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于全麻状态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其中,实施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共25例,实施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患者共19例。手术过程中对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1.2.2术后治疗给予对照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术后4w为患者实施大剂量放射性I治疗

4、,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甲状腺,并杀灭残留的肿瘤,待甲状腺清扫成功且未出现转移证据后,为患者实施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使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并保障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质量浓度维持0.3〜5mU/L范围内。给予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术后4w为患者实施大剂量放射性I治疗,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甲状腺,并杀灭残留的肿瘤,待甲状腺清扫成功且未出现转移证据后,为患者实施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每日常规剂量为75〜150ugo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标准主要依据AJCC/UICC分期:①I期:患者血浆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小于等于0.1〜0.3mU/L;

5、②II期与III期:患者血浆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在0.05〜O.lmU/L;③IV期:患者血浆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小于0.05mU/L。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血浆内的促甲状腺激素质量浓度,以便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1.3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9年。观察患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4年及6年的肿瘤复发及其转移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取?字2检验,对比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