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

ID:2039364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_第1页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_第2页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_第3页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_第4页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课人格不可辱  第四课人格不可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2.懂得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培养提高依法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能力。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增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尊重他人人格。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一些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的办法。  2.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学会用正确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

2、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为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珍惜名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维护人格尊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知识体系  第一框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1.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权?   姓名权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 2.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   (1)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别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   (2)起绰号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  (3)给人起绰号,应慎之又慎。  3.我们应如何尊重、维护自己的名誉?   (1)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2)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有了信

4、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  第二框维护人格尊严   1.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2.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

5、害赔偿。   3.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我们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误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谈话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第一节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姓名、绰号的资料,对自己姓和名的由来、含义等作一些了解。第二节课前,教师要收集一些劳动者、消费者依法维护人格权利的案例,也可布置学生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上网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第一课时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导入新课:教材P31

6、“生活在线”  讨论:有人认为喊绰号表明彼此关系亲近。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见教材P31)   问题提示:这一观点是片面的。绰号可能有多种多样,同学之间喊绰号有时确实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关键是给同学起什么样的绰号,在什么场合喊绰号。送人不雅甚至带有侮辱性的绰号,部分场合随意以绰号相称,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新课讲授  一、说说我们的姓名  活动内容:说说自己姓氏的由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其含义  问题提示: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姓氏的由来及其名字的含义。(补充内容可见资料包)  过渡活动:讨论:有人认为:“姓名不过是一个符号,叫什

7、么都无所谓。”对此,你有何看法?  设计意图: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自己姓名的法律意义和权利作准备。  案例分析:“姓名不仅仅是符号?”  某校初一(1)班王某上学迟到了,门卫保安要求他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他想,如果我写了,被班主任知道一定会批评自己,于是他写下初一(2)班刘某的姓名。  马某在单位分房时没有拿到满意的住房,为泄私愤遂以“技术科何某”的名义,向上级主管部门写信举报某领导曾收受贿赂,这封举报信给何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负担。  请问:王某、马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问题提示:是一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因为“民法通则”第九十九

8、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盗用何某的姓名实施非法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