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38301
大小:8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我们都是投消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都是投消者中国互联网金融总架构师赵春林一、“消费者”的历史沿革全世界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做“消费者”,当对这一现象研究后发现有好多信息需要重新认识、理解,于是产生将这一研究成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意愿。在生物学中,“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又称异养生物(相对自养生物而言)。“消费者”通常都是动物,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
2、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在生产者内的物质会被转移,有关能量亦一并转至消费者,但不会全部转移。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 “消费者”这个概念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它所包含的外延也无限扩大,
3、过去的观点已经显得腐朽陈旧,必须对其进行适合时代变化的新的阐释。为此,我们比较分析了各国、国际组织及法律辞典对“消费者”的定义,以期从中得到些许启发。比如,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将“消费者”定义为“使用、取得、定作或者具有取得或定作商品(工作、劳务)的意图以供个人生活需要的公民。”泰国1979年公布的《泰国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和从事业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享受服务而接受事业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规定,“消费者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
4、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另外,1978年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消费者的定义为:“从事消费之人,亦即购买、使用、持有以及处理物品或服务之人”,“消费者是指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人。因此,其地位有别于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任何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有别于为再贩卖为目的的购买者),在默示或明示的担保期(或服务契约),适应受让该商
5、品或服务者,均该当为消费者”。《牛津法律辞典》将消费者归纳为:“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由此可见,国外对“消费者”概念的外延限制很少,只要是与生产者、经营者相对的类群均被纳入消费者的范畴,而不论其目的、动机。 为了这个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能得到相对的公平地位,世界各国都在为“消费者”群体推出法律保护文件。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从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
6、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通过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讲比赛、保护消费者知识竞赛或进行“一年最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消费教育讲座;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
7、查;举行集会、演出、现场宣传咨询投诉和义务服务等活动。中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上研究只是针对获得“消费者”称呼之后的“消费者”而开展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是怎么拥有“消费者”这个称呼的呢?我们头顶上的这顶“消费者”之冠
8、是怎么被戴上的呢?我们被戴上这顶无冕之冠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请看“投消者”概念的诞生。二、“投消者”概念的诞生 我们对“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大家都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阐释,但没有发现从“消费”初始阶段进行的论述,我们这里和大家一起研讨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先以生活中的某一个消费产品手机为例来进行分析:假设生产商以600元的成本生产出手机,第一经销商以1000元进货,“终端消费者”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