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

ID:20242813

大小:1.4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_第1页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_第2页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_第3页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_第4页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析日本浮世绘及印象派之艺术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浮世绘是江户时代(1603~1868)以幕府所在地江户为制作中心所发展出的版画艺术,其题材不外乎是小老百姓的生活百态与对现实社会的情感反映。   浮世绘不论在二次元的空间平面化处理、线条的勾勒或平涂色彩的手法等都源自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然在思维,精神领域方面竟截然不同,两者差异越来越大,中国绘画往文人画风的境界钻研;而浮世绘的走向却是民间化、社会化、通俗化。   浮世绘是以木版刻画大量印制,价格极为低廉,一向重视包装艺术的日本商人喜以浮世绘来包裹陶瓷、珍玩实不足为奇。幕府参加几次欧洲博览会后,鉴于欧洲人对日本精巧工艺和浮世绘版画评价不错,即积极贸易往来

2、营销巴黎市场,浮世绘趁势被挟带进入。   至于,欧洲人何时开始喜爱浮世绘?又如何引起欧洲艺术家的共鸣与仿效?我们无法获得历史考证,但显而易见的,其艺术特质、精神与巴黎印象派画家们所渴望、追求的焦点相吻合,才会对印象主义的革新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   笔者,列举四个重点及图片简述于下以兹证明:1.    追求高度「绘画性」的二次元空间:自文艺复兴开始,画家们极力追求三次之「立体感」和画面「景深」效果;相反地,印象派的画家们却想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而引用浮世绘的二度空间平面性的创作理念,将画面组合还原到二次元的空间。2.    摒除惯用的「定点透视法」,(p

3、erspective):所谓「定点透视法」,就是物体的并行线在画面上交会于地平线,形成近大远小的科学性透视法,印象派的画家们舍弃欧洲传统绘画的「定点透视法」,而大胆采用浮世绘的「前缩透视法」、「散点透视法」、及「重迭透视法」,使画面呈现不具「景深」的绘画性,但具有观念性、暗示性的空间。3.    线条的勾勒与平面的着色:先用线条描绘物象的轮廓后再加以着色,不加添光线的明暗变化,仅突显色彩和线条机能。印象派的画家们革新传统绘画之规则,改以线条勾勒、色彩平涂,酝酿出新的绘画风格。4.    生活化、优雅化:西洋传统绘画的主流,其题材大都以宗教、神话、政治事件、

4、人像、静物及风景等为主,但因着浮世绘的流入,欧洲绘画的题材起了大改变,印象派的画家们不再固守窠臼取材开始通俗心、倾向于悠游的一面,描绘出纤细、优雅的生活品味。印象派的大师们如马奈(Manet)、窦加(Degas)、希斯里(Sisley)、莫内(Monet)、梵谷(VanGogh)、秀拉(Seurat)、罗特列克(Lautrec)、惠斯勒(Whistler)、波纳尔(Bonnard)及乌依亚尔(Vuillard)等都受到浮世绘的冲击,进而从事旋乾转坤的绘画大变革,不但加速欧洲传统绘画观念全面性的崩溃,更揭开了欧洲现代艺术的序幕。由此可见,浮世绘对印象画派的崛

5、起实在功不可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