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

ID:20206951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1页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2页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3页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古诗词教学应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素材,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陈旧与单一,以读、背为主,不利于美育效果的强化。本文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渗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宄。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途径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42-02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存在简单化的现象较为严重,突出表现在背诵为主。因此,改善目前我国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渗透美育教育值得探讨。古诗词的美育具有增进人与人交流、加深对古诗词理解的社会性功能。只冇通过

2、美育的不断研究,在美育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对美的不断追求,才能促进审美与文化和谐发展和全面渗透。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弊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小学语文教师一般会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经常会比较注重对古诗词词句解释、知识考点进行着重讲解,对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往往是教师的一两句话而“一笔带过”,忽视学生为主体的审美观的培养。此外,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忽略古诗词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的确立,就是在备课中确定了情感目标,在教学中,也偏重于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的正确理解、书写和释义,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语法和修辞知识要求能熟练掌握,古诗词

3、中所蕴含的美,置之不顾,难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对古诗词的情愫的共鸣,更不利于学生的美的意识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严重的缺口。二、古?词教学屮美育渗透的几个主要途径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审美观。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教育严重缺失,对于故事中“美”几乎不去挖掘和渗透,即使教师注意到了这方妞的美育教育,也是教师对占诗词的美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如苏教版四年级的《望洞庭》的教学,多数老师会以“这首诗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描绘,细腻、具体勾画出洞庭湖的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此的“寥寥数笔”的点拨,学生只是“仓储”了老

4、师的观点,适合考试,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想象是如何丰富、为什么说描写细腻、具体,对洞庭湖的喜爱、赞美之情又源于哪儿等,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具体感悟,这样的“给予”除了应付考试,意义不大。在进行美育教学研究活动时,对古诗词的讲解一定要直观形象,通过详细、具体的描述古诗词中美丽的场景。如《望洞庭》的教学时,首先用多媒体呈现洞庭湖的整体概貌,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洞庭之美。再呈现洞庭秋月的画面,让学生感知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水乳交融之美。2.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的特点是韵律感很强

5、,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依据“平仄、对称、押韵”等规则,平仄、对称、押韵等都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和吟诵而自主感悟。古诗的动听、委婉、流畅、和谐等,需要被读者恰当地朗读才能真切感知其中的语言美与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古诗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古诗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古诗朗读活动,从而体会出蕴含在诗句中的韵律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确保学生对诗文意思有一定了解之后,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知诗文语言。只要学生发现古诗屮的押韵点具平仄交错点,朗读起来就会更加上口,并且易于理解与背诵,并且可明显感觉到诗文的语言美。诗词的意境美,更需要反复诵读而感悟。教师通过学

6、生对文章诵读和吟咏,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看待文章的情绪,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独g咀嚼语言文字屮蕴含的滋味和理解文字屮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体会诗词中的审美意境。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美,教师的“给与”取代不了学生的自主感悟。由于诗词本身语言就经过作者的高度浓缩,学生只能从冇限的词句当中去联想、想象和补充作者所想要表达的高阔深远的意境。教师砬设计一定的情景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思考和感悟诗人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和是思考。如《回乡偶书》这一首诗,借助简练的语言,把一个远离家乡多年

7、的游子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游子想象的句子,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中塑造的“鬓毛衰”人物形象,与“少小离家”对应,从而更彰显作者离家时间之久。1.运用视听,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将古诗文中蕴含的意境美的具体内容直白地以文字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传统方式,采用视听联动,辅助学生自主感知与欣赏诗词的意境美。如《望洞庭》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优美的风景诗,教学时,教师不妨播放一首与诗文意思比较应景的音乐,并播放洞庭山相关图片,从而使得学生脑海中呈现出天水一色、造型精致、淡雅和谐的洞庭山景色,最终体会到缥渺、空灵的

8、意境美。参考文献:[1]罗明.小学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