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

ID:20202694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_第1页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_第2页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_第3页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_第4页
资源描述:

《费希特“自我—非我同一”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费希特的“自我—非我同一”说魏晓笛??潍坊学院?山东潍坊???????摘要?在哲学上,费希特是立接从康德出发的,他企图在主观唯心主义“自我”哲学的基础上,解决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提出了“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我和非我的命题,开始把人的认识当作一个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加以考察,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理论和实践,必然和自由,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对后来哲学的发展有看积极的影响。康德在认识论上遗留下的难题—思维和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对立,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答案。这与欧洲及

2、德国的革命形式是密切相关的。就在康德发表“实践理性的批判”一书的第二年即????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康德割裂思维和存在、理想和现实的软弱无力的“应当”哲学,被法国革命的实践所推翻,一场批判康德二元论,不可知论,论证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哲学运动随之在德国兴起?费希特开了个头,他企图在主观唯心主义“自我”哲学的基础上,解决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一、“自我设定自身”的命题在哲学上,费希特是直接从康德出发的。在他看来,康德哲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把“白我”放

3、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小过他很快就由康德哲学的阐发者转变为康德哲学的批判者。他认为康德哲学的明显缺陷就在于理论和实践、自由和必然、思维和存在的分裂。造成这种分裂的关键,是在于康德肯定“自在之物”的存在。既然康德肯定了人的认识只局限在经验之内,那么人们又凭什么去确认在经验之外的“自在之物”存在呢?可见,对于人们的认识来说,“自在之物”只是一个不必要的赘物,应予根除。费希特比较清楚地看到了哲学上存在着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康德的混乱就在于他把这两种不可调和的原则揉和在一个体系里。这就不可能不出现矛盾,他

4、说?“关于自我的独立性的表象,与关于物的独立性的表象是可以并存的,但二者的独立性本身是不可以并存的。只能有一个是第一性的、原始的、独立的”。?那么,第一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费希特认为就是“自我”?为什么“自我”是第一性的呢?他提出了两方面的证明?一是历史的,二是理论的。所谓历史证明就是?唯物论仅仅是人类低级阶段上的信仰。费希特认为,在我们种族的进展中,曾经历过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绝对的自由和独立性,还只是在对物的表象中见到自己。所以它相信表象是由物产生的,物是第一性的。

5、也就是说,只有在低级阶段上,人们才相信唯物论。到了高级阶段,人们自觉到自己对一切外物的不依赖性,便不再相信唯物论,而转向了唯心论。所谓理论的证明就是?唯物论在理论上没能说明它想说明的东西,因而是无用的。费希特认为,由物到感觉表象之间是没有桥梁可通的。因为物的作用是机械作用,而感觉表象是不能通过机械作用产生的。相反的,要理解这些机械作用,必须有独立的精神。所谓理智、自我是第一性的东西,而且“当理智的存在作为理智被肯定的时候,知觉理智的哪个东西也就一起被肯定了,因此在理智里面有着双重的系列,存在的系列和

6、注视的系列,即实在的系列和观念的系列”。费希特的理论论证,其实很简单,类似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过他对“我在”的理解是与笛卡尔完全不一样的。在这方面,他进一步发挥了康德关于主体的能动性的思想?当然仍然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他说?“理智不是被动的,因为按照他的设定,它是第一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先行于它的,可以说明它是被动的东西。由于这个同样的理由,理智也不具有真正的存在,不具有实存,因为后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里是没有也不能假设有什么东西和理智进入相互作用之中的。在唯心论看来,理智是一行动

7、,绝对不再是什么”。?实在的一切,即不仅关于世界的表象,而且也包括关于我们自身的表象,都是从理智的行动中引申出来的。因此,费希特认为,“事物”、“客体”依赖于知觉它们的“自我”,而“自我”则是独立自存的,它不依赖于“事物”、“客体”。一句话,“自我”是一切经验的根据。因此,费希特提出了他的哲学第一命题?“自我设定自身”?就是说“自我”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存的东西,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先在的、无条件的根据。在这里,费希特硬把自我意识这种第二性的东西说成是本原的东西,说成是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独立自存的东西

8、,这显然是十足的主观唯心主义。费希特为了掩盖他的主观唯心主义,避免陷于唯我论,说什么他的“自我”并非指个人经验的“自我”,而是指人人共有的普遍的纯粹的“自我”?但是,既然他把“自我”这种精神性的实体看作是最终的实在,那么,不论这个“自我”是个人的还是人人共有的,不论是经验的还是纯粹的,他的哲学就只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二、“自我设定非我”的命题费希特在第一个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第二个命题?“自我设定非我”。他说?“除非在自己的经验规定性中,自我即永远不会自己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