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

ID:16160041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_第1页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_第2页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_第3页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_第4页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费希特思想的独立形象——关于梁志学的费希特研究李文堂1992年我在瑞士洛桑大学求学时,遇到了一场少见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会场设在州议会大厅。也许是因为报纸的广告效应,听众很多,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其中也有带着孩子的家庭妇女。在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答辩会上,公众始终在倾听,那种专注表情就像参加教堂的布道活动一样虔诚。我想,这就是欧洲的公众文化景观吧!答辩人拉德里查尼(IvesRaddrizzani)算是我刚认识的朋友,他花了近十年时间才提交了“费希特走向主体间性的基础——从《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到《知识学新方法》”这篇博士论文。这场答辩给我的印

2、象是深刻的,这倒不是因为拉德里查尼同时用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出色地回答来自巴黎、慕尼黑、罗马的费希特专家提出的艰深问题,而是因为会场始终笼罩着唇枪舌剑的气氛,并出现了戏剧性的论辩阵营:三位外来的专家护着答辩人,与其导师许丝勒(InborgSchuessler)教授展开了激烈争论。后者是海德格尔派的费希特解释者,曾受业于杨克(W.Janke)门下,也是《海德格尔全集》编辑人之一。费希特思想的前后期演变究竟是先验哲学道路还是存在哲学的道路,这种分歧严重影响着费希特思想的当代解读。这场奇特的论辩自然也在与此相关的问题上出现了交锋。就在这次答辩会

3、上,我认识了在国内时已久仰的R.劳特教授先生。他是二十世纪费希特复兴运动的著名领导人,在这场辩论中差不多是答辩者的坚强辩护人。休辩时,我主动上前用法语与他攀谈。在短暂寒暄后,我按梁志学、王树人两位先生的嘱托,代他们向他问好,于是他立即兴致盎然地回忆起与王先生欣赏中国画的情景,接着他就谈到梁志学先生,几乎高声喊道:“Liang,scientifique,scientifique!”不知道是因为怕我的法语听力不好,还是因为他自己的感触太深,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scientifique〔科学的〕这个形容词。看得出,他对梁先生的赞赏之意是溢于言表

4、的。我想,劳特用scientifique这个词来形容梁先生的学术风格,已是他的最高赞誉了,然而,我当时就明白,这也并不完全是一种溢美之词。自1984年以来,劳特与梁先生就编译和研究费希特著作的长期合作,从不间断鸿雁往来,已经使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精神默契和思想认同,可以说scientifique就是这种默契与认同符号。scientifique一词如果按照英语背景去解读,是很有严格的、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味道的。这层意思也早已渗透到我们中国人今日的日常用语当中。当我们说这个“很科学”、那个“不科学”时,简直都不是在判断真假是非,而是在辨别善

5、恶美丑了。不过,劳特用这个词评价梁先生,并没有这种“科学主义”的文化倾向,他毕竟是在评价“做哲学”的一种风格,确切地说,首先是在评价一种具体的学术工作,而且这一工作是他始终关切,也与他本人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从1962年开始他与合作者一起,采用历史.批判方法编辑了巴伐利亚科学院版的《费希特全集》,这一工程浩大,历时几十年,从编辑、解说到注释,如一张手稿纸片的收集,一部作品前因后果的交代,一个字符的校正,一个人物、事件或概念的注疏,工作细致烦琐,没有一种科学工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梁先生主持的《费希特著作选集》的编译工作,历时15年,虽

6、然只有五卷本,约250万字,但就投入的微薄财力与实际工作量的巨大反差而言,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学术工程。梁先生不仅自己承担了大多数并且重要篇幅的翻译工作,而且依据原文一字一句地校改了其他所有译稿,独自编写各卷注释,甚至为了保证质量,连出版、印刷环节也亲自过问。这种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可以说很“德国化”了。应该说,劳特与梁先生所主持的编译工作之间的确有某种“科学精神”的默契。然而,他们之间远非只有一点“精神默契”,更有一种“思想认同”。今天,当我面对梁先生陆续出版的三部费希特研究著作(《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

7、想体系》《费希特柏林时期的体系演变》,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不禁重新回忆起劳特当年对梁先生的评价,越发觉得他所表达的scientifique一词的思想意蕴,实在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再三。比较一下劳特与梁先生关于费希特研究的系列论著,就可以发现他们对费希特著作的研究动机和方法也有某种契合或相似之处。我们今天知道,费希特的思想命运是悲剧性的,一直受到他同时代思想家的误读,甚至深刻误解,曾经追随过他而后又分道扬镳的谢林和黑格尔,也没有可能同他的晚期思想有任何真正的交流和对话。费希特晚年越来越倾向于柏拉图式的口头传达,而没有将他的第一哲学的

8、“完成形态”公之于世,以致谢林和黑格尔在各自著作中谈到他“改进后的知识学”时都表现得十分简单和草率,只限于对他当时发表的一些通俗讲演的评价。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费希特哲学的鲜明个性一直被淹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