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ID:20191176

大小:70.8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0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_第1页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_第2页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_第3页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_第4页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摘要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教育环境、教育客体、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此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传统显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隐性教育。本文分析了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高校应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虚拟形态四个方面大力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键词高校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采用显性教育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直接的灌输,教育者的意目的非常明确。随着当代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特点,这就

2、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我们应对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反思,继承传统方法的优秀之处。同时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的做法,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高校采用隐性教育的必要性1.1教育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西方发迗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的优势通过文化产品等各种途径大肆宣扬西方民主制度和价值观,中国的主流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缺乏足够的认知、选择、思考和批判,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

3、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些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环境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等现象。1.2教育客体接受方式的现实需要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要求我们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从教育客体来看,新时期的教育客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成长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这样的成长背景和成长阅历使他们在思想接受方式上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在思想上,“90后”大学生的思想活跃、

4、视野开阔。喜欢独立思考,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在行为上,“90后”大学生喜欢张扬自我的个性,他们创新求异,很少出现趋同现象。在生存环境上,网络是“90后”的生存环境特征,他们与网络是鱼和水的关系,他们习惯了用网络获取接收信息。同时“90后”大学生身上也暴露出很多的缺点。很多“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奉行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较差。在生活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1.3教育效果亟待增强的迫切要求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我说你听,我令你行”的强制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教育

5、模式。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老师硬性单向输出理论知识,老师停留在道德知识和伦理的宣讲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课”教材的陈旧和课堂上忽视或回避社会热点问题等现象,使学生对“两课”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课堂教学没有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传统的显性教育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为了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求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2.1隐性教育的内涵所谓隐性教育,是对应于显性教育方式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显与隐是二者各自的基本特点,也是二者

6、之间的根本区别。显性教育是一种显露的、直接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隐藏的、间接的“无形”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2.2隐性教育的特点(1)隐蔽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两课对政治理论进行宏观式宣传。而隐性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不是非常外显和直截了当的,隐形教育往往借助丰富的教育介体,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潜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能够有效覆盖生

7、活空间。(2)开放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课堂进行硬性灌输,通过教师讲授来完成教育目的,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隐性教育的教育途径是开放性的,教育方法是愉悦性的。以不同的方式、角度、途径、层次对大学生施加全面的、综合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3)自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重视单一主体,重视教育主体的单向作用,忽视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双向交流。而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教育主体能够以平等身份进行互动交流,避免了直接的、明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