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77198
大小:2.19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11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麻醉用药麻醉的历史早在150多年以前,只有相当少的手术能够进行,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治疗的疾病如阑尾炎,在当时都是致命的。手术时须将病人牢牢地捆在床上或由几个人按住,手术才能进行,因为病人可能因为剧痛而拼命挣扎。一些杰出的医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之先河。1842年,佐治亚的Crawford医生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使病人手术当中解除了痛苦;1844年,Horacewells医生展示了用笑气麻醉进行牙科手术;1846年,WilliomMorton医生使用乙醚麻醉震惊了麻省总医院的医生们。很快笑
2、气、氯仿、乙醚等麻醉药物广泛用于解除手术病人的痛苦,使手术治疗疾病时更为人道。麻醉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麻醉的意义:麻醉是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手术能顺利进行的目的。一个好的麻醉不仅要无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安全,并且可以依据手术的需要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的进行,麻醉对手术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近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原来的手术禁区已经能够成功地进行手术,这些都是和麻醉学的发展分不开的。此外,麻醉已扩展到疼痛的治疗、复苏、重症监测等领域。麻醉药
3、{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分类第一节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够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导致人的意识、感觉和反射逐渐消失,特别是导致痛觉消失、骨骼肌松弛或部分松弛,以利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一、吸入麻醉药1,1,2-三氟-2-氯-乙基-二氟甲醚恩氟烷性质:1.无色易挥发液体。2.本品为含氟有机化合物,可按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一般鉴别方法鉴别(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吸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氟化钠,加茜素氟蓝试液和pH4.3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再加硝酸亚铈试液,形成蓝紫色螯合物)。
4、无色澄明液体,有特臭,味灼烈,微甜。有极强的挥发性及燃烧性。在光照和空气中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醛等杂质,对呼吸道有刺激。(应避光保存)CH3CH2OCH2CH3麻醉乙醚注意事项:(1)在使用前1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3mg与吗啡15mg,可抑制呼吸道的多量分泌,并可减少乙醚的用量。(2)为预防呕吐,麻醉前必须空腹6小时以上。(3)极易燃烧爆炸,使用场合不可有开放火焰或电火花。(4)糖尿病、肝功能严重损害、呼吸道感染或梗阻、消化道梗阻病人忌用。二.静脉麻醉药2-(2-氯苯基)-2-(甲氨基
5、)-环己酮盐酸盐盐酸氯胺酮体内过程与药理作用静注后首先进入脑组织,脑内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5倍。氯胺酮为一种新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先阻断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向新皮层的投射,故意识还部分存在,痛觉消失则明显而完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麻醉状态,(曾被称为“分离麻醉”);随血药浓度升高而抑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快速但短暂,能选择地抑制大脑及丘脑,静注后约30秒钟(肌注后约3~4分钟)即产生麻醉,但植物神经反射并不受抑制。麻醉作用持续约5~10分钟(肌注者约12~25分钟)。一般并不抑制呼吸,但可能发生短
6、暂的呼吸频率减缓和潮气量降低,尤以静注较快时容易发生。注入后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血压上升和脉率加快,并可能引起喉痉挛。本品易通过胎盘屏障。适应症①各种小手术或诊断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本品进行麻醉。对于需要肌肉松弛的手术,应加用肌肉松弛剂;对于内脏牵引较重的手术,应配合其他药物以减少牵引反应。②作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使用。③辅助麻醉性能较弱的麻醉剂进行麻醉,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1.酸性10%的本品水溶液pH约3.5,不得与弱碱性的巴比妥盐溶液混合使用。本品加碱后可使氯胺酮游离。2.为手性化合物
7、,常用其外消旋体。副作用主要归因于左旋体。3.由于易产生幻觉,被滥用为毒品。本品原料药属I类精神药品结构和性质:氯胺酮“升级”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为防止有可能给人体造成危险的药物被滥用,原属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其制剂)被“升级”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8月8日发布通知,氯胺酮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从7月15日开始,氯胺酮制剂也必须按要求进行销售和购买。氯胺酮属于静脉全麻药品,目前吸贩氯胺酮在部
8、分省市呈发展蔓延态势,氯胺酮被滥用引发的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有关部门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是指可在药店凭盖有医疗机构公章的医师处方购买的精神药物。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有的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潜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精神药品,特别是第二类精神药品缺乏了解,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出现了滥用精神药品的现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