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06512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试谈小学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谈小学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培养李德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211500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因此,要提高思品课的教育效果,强化德育工作的主战场,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兴趣的培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我们有的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往往一节课的目标把握不住,随意性较大,上课时东拉丙扯,漫无边际,放得开,却收不扰,到最后,学生不清楚学的什么东丙,不明白什么道理。学生不“明理”,谈何“激情”,又怎能“导行”呢?所以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清楚、生动、有力地提出并阐明这堂课要学习的任务和
2、目的要求,明白这堂课要弄懂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求知欲望。二、教学手段要先进先进的教学手段括运用图画、实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及影视等。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尚不健全,课文中的数据、资料、观点、道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空洞、乏味,如果我们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充实丰富我们的思品课堂,借助电化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来学起来比较单调、抽象的理论与事实材料学起来不感到枯燥,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小学思品课要想上得好,必须把握一个“活”字,即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课堂氛围活。在“活”的教学实践
3、中,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遵循教学的规律性、目的性进行的富有独创性的、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艺术地表现“活”,更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善思愿学的氛围中明理内化。如教《我们的合作》一课吋,笔者设计了“搬课桌的情景”。一上课,老师就请一位同学把讲课桌移动•一下位置,那位同学站起来,摇摇头说:“老师,对不起,我搬不动。”老师说:“那就请你们学组的四个同学一起上讲台搬吧。”四位同学齐心协力,一下就将讲课桌变换了一个位置。“个人力量小,集体力量人”的教学重点初步得到了体现,揭题顺理成章。四、考查形式要活泼长期以来,思品课的考试和其它学科一样,都采用命题答卷的形式。这
4、样的考试既让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枳,更重要的是收不到思品课所应冇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做法,在思品课中推行“乐考”,让学生在“乐考”中自觉地把知、情、意、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我们常采用三种形式进行考试,即“智力竟赛”、“就地取材,辨析说理”、“两分钟演讲”等,结束后把三项成缋结合起来打综合等第。智力竟赛。根据课本中的几篇课文,出一组“抢答”、“连线”、“速写默记”等智力竞赛题,根据学生的冋答评出等级。就地取材,辨析说理。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这中间发生的事有很多便是很好的活教材。从中选取几件事和课文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起来加以延伸深化,让学生辨析说理,从中悟出道理,这对学生
5、来说或许更为真实、自然、有趣,而II道德认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两分钟演讲思品课的每篇课文中几乎都有激励话,我们采用的两分钟演讲内容,就是以课文为依据,让学生在课前从课文中挑选一句对自己教育最深的激励话,事先做好发言准备,考査吋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或认识。吋间规定为两分钟,然后根据演讲的质量定出等级。五、实践活动要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0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有待于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最好措施1.结合社会调查,感知道德认识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
6、查,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眼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冇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识。如教学有关“改革开放政策好”一类课文吋,可先让学生向周围到过深圳、珠海的人做访问,了解经济特区的建设速度、访问的感受,使学生从亲身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具体地感知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结合少先队活动,落实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诸多的教学内容是可以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如教学“发奋好学”一类课文时,可结合学校少先队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及时引导学生读好书,认真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并在班队活动中交流。又如学校少先队组织春游、秋游活动,可联系“保护文物”一类课文中所学过的“随意在文物上涂写刻画是违法行为
7、”这一道德认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巩固思品课上所学的知识,把道德行为落到实处。2.结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0的。如教学“热爱劳动”一类课文吋,在学生明确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后,可引导学生为学校、班级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接着再把实践活动延伸至家庭,建立“家庭联系卡”,要求家长登记学生每周所做的家务事,向学校汇报,并评选“勤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