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78315
大小:6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9
《第三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第一节关汉卿杂剧创作的题材特征和思想内容一、关汉卿生平及价值取向1、关汉卿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关汉卿是元代曲坛上成就最伟大的作家,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母体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由于元代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和曲非文坛正宗地位的影响,其流传下来的资料不多,目前关于其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的论断是推测性的。《录鬼薄》言:“大都人,号己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朱经《青楼集序》言:“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己斋辈,皆不屑仕进”;此外,关汉卿曾作10首〔大德歌〕小令,如其中一首写到:“吹一个,弹一
2、个,唱新行大德歌。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在元代历史上,大德年间指的是1295---1307年。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关汉卿长期生活于金元易代之际,也就大概是1225至1300年期间。出生地大概为河北祁州伍人仁村人,后来长期定居北京,他的戏剧创作活动主要在北京进行。2、关汉卿的价值取向:多才多艺,热爱戏剧演出事业,性格开朗通达,诙谐幽默。(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
3、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间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依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OU)。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CHA)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到“人到中年万事休
4、”,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EN)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QUE)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套数解说:第一支曲子:作者有意将“折柳”、“攀花”两件事颠来倒去,变换
5、出各种句式,目的在于表现“浪子风流”,从而突出主人公“我”的“浪子风流”性格特征。第二支曲子:“我”纵情地自夸自赞。分茶指品茶;打马、藏阄是指两种赌博游戏;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均属十二律中的阳声之律。作者对浪子风流生活的如此赞美,说明他已不是正统的儒者,而是市民化的知识分子了。另一方面,“花中消遣,酒内忘忧”,表明作者在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形式,表达对黑暗社会统治的反抗。第三支曲子:用子弟们的未经世面做陪衬,强调“我”是饱经磨难的。“经笼罩”、“受索网”、“经了些窝弓冷箭腊枪
6、头”,说明我的身世曾屡遭坎坷;“不曾落人后”,说明“我”的顽强不息精神。如今虽然“人到中年”,但仍不肯“虚度了春秋”,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热爱,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尾曲:是全套曲子最精彩的部分,俗称为“豹尾”。按照曲谱,首句是七个字,作者竟然加了十六个衬字,从而成为全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我”的坚毅不屈。而对“子弟们”则用“谁叫你”痛加呵斥,意在劝他们及早回头。“我也会”一组俳句,则说我的多才多艺,并将这些才艺称为“歹症候”,坚决表示:任凭受到落牙折手的残酷迫害,也要坚持到底,至死不肯休。总结:该套数采用由第一人称“我
7、”直接袒露胸怀的方式,以通俗、诙谐、酣畅、滔滔若江河奔泻的语言,塑造了出了特殊环境中的“浪子”的形象特征。该形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价值:(1)概括了以作者本人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的某些性格特征,他们不仅多才多艺,具有从事戏剧创作及表演的材质,而且非常自信甚至自负,具有不畏重压、不甘屈辱的铮铮铁骨,自愿为戏剧事业奉献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元曲才能处于“一代文学”之地位;(2)在“浪子”身上体现出一种“狂者”精神,此精神为中国文化之一脉。孔子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何晏集解引包咸语曰:
8、“狂者进取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邢疏曰:“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朱熹《集注》:“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可见孔子及后儒都认为狂是一种高于实际、执著进取、正直无悔的精神状态。文中的“浪子风流”,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对“狂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