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

ID:20068963

大小: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_第1页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_第2页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_第3页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_第4页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陈玉莲(闩城市医院吉林闩城137000)【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90-02按持续时间可将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持续性心房颤动指持续7d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易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其屮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本院采用胺腆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并与单用胺碘酮治疗作对照,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2、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应用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确诊,但排除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激综合征、n或m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m级以上、严重肝肾衰竭。对照组41例患者屮,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37〜76岁之间,屮位年龄58岁;联合用药组61例患者屮,男性45例,女16例;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屮位57岁;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

3、、原发疾病构成以及病情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表现和原发疾病患者均出现心悸、胸闷与惊慌以及程度不同的头晕、乏力、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对照组4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17例,高心病9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特发性心肌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联合用药组6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25例,高心病14例,风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特发性心肌病和甲亢性心脏病各3例。1.3治疗方法患者原发疾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U服胺碘酮200mg/次,3次/d,治疗1周;第2周减至2次

4、/d;第3周减至1次/d,维持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U服缬沙坦80mg/次,1次/d。使患者静息吋心室率控制在60〜90次/min,活动后心室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下。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48h、72h、l周和1年心律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做心脏超声、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其他必要辅助检查,同吋观察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1.5疗效评定标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判定标准分别为:①用药后静息状态平均心率维持于60〜80/min之间,轻度活动后心率在120/min以下,此类患者判定为显效。②平均心率及

5、运动吋心率较用药前减少30%〜50%以上,此类患者判定为有效。伞达不到上述标准,此类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冇效)/观察例数×100%。1.6统计学法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卡方检验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冇效率为93.4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9例,奋效12例,无效10例,总奋效率为75.61%,见表1。表两组疗效的比较组别显效有效无效联合用药组42154对照

6、组191210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优于对照组。2.2不良反应的观察患者服药后,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6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短,未减量或停药即恢复,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讨论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以及饮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奋关,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增加。相当多患者以持续性房颤维持终身,发生

7、血栓栓塞性疾病致中风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5倍,病死率是无房颤者的2倍。研宄表明,以心律失常等各种原因死亡为一级终点,维持窦性心律与心室率控制两者等效,所以应将心室率控制列为一线干预对策。心室率控制以药物为主,包括洋地黄类、钙桔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等药物[1]。洋地黄类药物起拟迷走神经作用,使房室传导延缓,不应期延长,心室率减慢,能较好地控制静息心室率,但对活动后心室率的控制效果差。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慢窦性及交界性心率,不增宽QRS波,无负性肌力作用,是较强的非竞争性α和β受体阻滞药。

8、其中重要的作用是对钾通道的阻滞,可减慢心肌的复极化,从而延长动作电位和不应期,阻止激动的扩散。所以胺碘酮在维持窦律方面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房颤动复律后,单用胺碘酮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在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