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

ID:20039166

大小:7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_第1页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_第2页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_第3页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应用易建红(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311600)【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术前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肾细胞癌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稍低密度影为主,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液化坏死区未强化。对减薄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充盈缺损及动静脉瘘。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29例,肾乳头状瘤7例。结论肾细胞癌的CT表现有明显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影像特征显

2、示及诊断价值高。【关键词】肾脏肿瘤肾细胞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1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41-02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75%〜85%,来源于肾小管上皮,发生于肾实质内的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早期小肾癌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行B超或CT检查时发现,出现血尿、肿块、疼痛等症状、体征以属中晚期,易诊断,预后差。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肾癌的早期诊断及分期,及时手术切除能明

3、显改善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对近3年来CT诊断为肾细胞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患者CT影像进行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肾细胞癌影像特征及诊断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断肾细胞癌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8〜85岁。临床症状:无痛性肉眼血尿20例,腹部肿块6例,腰痛8例,无任何症状16例。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CCRCC)2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7例。1.2?方法??CT机使用GELig

4、hgSpeedl6层螺旋CT。检查前常规禁食8h,扫描范围从肾上腺区至肾脏下极,先平扫后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00mgl/ml),剂量1.2ml〜1.5ml/kg,自肘静脉高压注射器快速团注,流速3ml/s,皮质期延迟25〜30s,实质期延迟60〜80s.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层厚5mm,螺距1.375:1,床速13.75mm/s,原始图像减薄至0.625mm,对减薄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人密度投影(MIP)。2结果2.1??CT平扫表现??小

5、肾癌以圆形、类圆形、稍低密度影为主,边界较清楚有15例;肿块较大者多为不规则形,位于肾实质外围可凸出肾轮廓之外,低密度为液化坏死16例。少见表现为:呈均匀等密度5例,稍低或稍高密度7例,肾癌常伴有出血及钙化呈等高混杂密度8例,病灶呈囊性者3例,肾周脂肪间隙受侵模糊12例。2.2?增强CT表现??皮质期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26例,内见斑片状、裂隙状、不规则低密度,病理证实病灶内有出血、液化坏死或囊变;实质期病灶密度明显减低,边缘较清楚。囊性病灶增强后囊壁厚薄不均、囊内冇分隔,并见其中壁结节强化。3例高密度

6、病灶增强后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皮质期扫描采集数据后图像处理使用MPR、MIP方法进行CT血管成像(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增粗迂曲28例;实质期使用MPR显示肾周间隙受累或肾周筋膜受侵增厚10例,下腔静脉癌栓2例,肾静脉内癌栓7例,肾动脉静脉瘘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1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3讨论原发肾恶性肿瘤在成年人主要为肾细胞癌,男性高于女性2〜3倍,常见50岁以上。临床上常见血尿、肿块、腰痛(肾癌三联征),己属肾细胞癌中晚期,较易诊断,但预后较差。肾细胞癌早期-

7、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吋行B超或CT检查吋发现,以小肾癌为多见。现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人人提高了肾细胞癌的检出率和生存率。肾细胞癌主要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另外约有6%由肾皮脂腺瘤变化而来。瘤体大小不一,多数伴有出血、液化、坏死、纤维化斑块;肾细胞癌易侵犯肾包膜、肾筋膜,邻近的肌肉、血管,易形成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晚期可发生肺、肝、脑、肾上腺等远处转移。肾细胞癌以CCRCC为多见,本组有31例。肾细胞癌CT平扫大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1)肾轮廓的变化。肿块向肾外生

8、长,可见肾影增大或局部向外膨隆,向内生长压迫肾窦脂肪变小或消失。(2)肿块的形态。小肾癌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境界比较清楚且较整齐;少数边缘可模糊不清,外形可不整齐;较大肾癌大多呈不规则肿块,境界较模糊。(3)肿瘤的密度差异。小肾癌病灶的密度大多为均匀低密度,本组为5例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本组3例为等密度。较大肾癌密度大多不均匀,苏内可见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出血、钙化,尤其以坏死改变最常见,本组有19例;肿瘤内急性出血呈稍高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