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ID:19873109

大小:2.87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0-07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_第1页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_第2页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_第3页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_第4页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药物不良反应》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物不良反应www.biodiscover.com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因误用和滥用药物以及服药自杀等所造成的后果,均不属药物不良反应。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2www.biodiscover.com药品不良反应的具体范围①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不良反应;②新药投产使用后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③疑为药品所致的畸

2、形、突变、癌变;④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⑤非麻醉药品产生的药物依赖性;⑥疑为药品间互相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⑦其他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3www.biodiscover.com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按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Aadversedrugreactions)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adversereactions)。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B型药物不良反应

3、(typeBadversedrugreactions)又称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latedadversereactions)。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与剂量无关联,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据国外数据,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25%)而死亡率高,如氟烷所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4www.biodiscover.com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属A型不良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等,由于与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反应的范畴。

4、药物变态反应和异质反应属B型不良反应。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5www.biodiscover.com1966年,美国波士顿几所医院为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提出了一种分类法:超量投药异常体质过敏症超过预期的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药剂的二次作用药剂相互作用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6www.biodiscover.com此外,还可划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不良反应指一过性恶心、呕吐和头痛重度不良反应则为大量吐血和休克中间者为中度不良反应。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7www.biodiscover.com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史187

5、7年,英国医学协会认为氯仿是一种危险药物,大剂量可抑制呼吸,即使小剂量也会产生心脏毒性,从此开始了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19世纪中叶氯仿被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8www.biodiscover.com自1900年以来,国际间曾先后发生过十几起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如1935年前后,在欧、美等地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服药者先后出现皮疹、皮肤发黄、白细胞降低及大汗淋漓等不良反应,估计用药人数约100万,其中约有1万人因患白内障而失明。(1937年禁用二硝基酚之后,白内障患者不断减少到服用二硝基酚以前的

6、水平)又如1950年,美国妇科医师James发现一些女婴或小女孩的外生殖器男性化,其原因都与其母亲在妊娠期使用过孕激素(如黄体酮)等有关。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9www.biodiscover.comLynnEaton研究了1990~20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用药错误和无法预料的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死亡人数,见图14—1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10www.biodiscover.com国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入院者占3%左右;约15%~3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延长住院期或死亡;1974年,美国因药

7、物不良反应住院或延长住院所造成的损失在45亿美元以上;我国上海市部分医院的内科和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9%和12.9%;根据WHO调查,我国在人均用药数、针剂、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等指标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人均用药数,中国是2.6%~3%,瑞典不到1%,针剂用量后者为0。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11www.biodiscover.com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药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用来防病治病,促进病人生理、生化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或结构变化等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暨南

8、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12www.biodiscover.com(一)对机体的危害一般发生在用药者本身可发生在机体的某个器官或某个系统也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不良反应可以诱发新的疾病或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恢复期,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据WHO的资料,全世界约有1/3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