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

ID:19848084

大小:4.32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0-07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_第1页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_第2页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_第3页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_第4页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课程课件12小儿腹泻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目的要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婴儿粪便正常粪便(1)胎粪(2)人乳喂养儿粪便(3)牛、羊乳喂养粪便(4)混合喂养儿粪便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异常粪便大便干结---因进食蛋白偏多、淀粉或糖过少或肠蠕动弱,水分吸收过多大便呈黑色---系肠上部及胃出血或用铁剂药物或大量进食含铁食物大便带血丝---系肛裂、直肠息肉大便呈灰白色---胆道梗阻第三节腹泻小儿腹泻 (infantilediarrhea)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

2、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机体防御能力差肠道菌群失调人工喂养(一)易感因素病因(二)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肠道外感染病原体毒素肠道外感染病毒病因(三)非感染因素饮食因素气候因素过敏因素发病机制“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决定于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感染菌量的大小及微生物的毒力发病机制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一)临床分期1、急性腹泻2、

3、迁延性腹泻3、慢性腹泻(二)临床分型轻型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症状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几种常见急性感染性肠炎的特点:软状病毒肠炎:秋冬季节多见;6个月—2岁多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感症状;大便有三多(次数多、量多、水多)、大便无腥臭味。几种常见急性感染性肠炎的特点: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5-8月产毒性大肠杆菌大便为蛋花汤样或水样便侵袭

4、性大肠杆菌临床特点与菌痢相同(粘液便、脓血便、有腥臭味)几种常见急性感染性肠炎的特点:抗生素诱发性肠炎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粘液,少数为血便。常伴发热、腹痛和呕吐,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G+球菌。几种常见急性感染性肠炎的特点:2)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大便呈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子孢子体和菌丝。小儿腹泻——临床表现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

5、性腹泻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它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近年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检查血液生化检查治疗原则调整饮食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微生态疗法黏膜保护剂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护理评估健康史症状、体征社会、心理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诊断体液不足与丢失体液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

6、和摄入不足有关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有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腹泻大便刺激及尿布使用不当有关知识缺乏(家长)与喂养知识、卫生知识及腹泻患儿护理知识缺乏有关护理措施——腹泻的护理饮食管理一般不禁食腹泻伴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母乳喂养者继续哺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暂用米汤或稀释牛奶喂养,6个月以上小儿已习惯平时饮食,可少量多餐,逐渐过度到平时正常饮食腹泻停止后营养丰富的饮食。护理措施——发热的护理定时测体温,每日4-6次患儿应置安静环境、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7、指导家长散开包被降温,多喂水护理措施——发热的护理物理降温按医嘱给退热药后观察体温变化。出汗多者,应将汗液擦干,及时更换衣服。护理措施——发热的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及口腔清洁。清洁口腔应根据不同病变而选择溶液口腔护理护理措施——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皮炎发生臀红的护理臀红(臀部皮炎)是皮肤长期受湿尿布刺激所致,因小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氮,作用于皮肤而产皮炎;亦可因尿布冲洗不净,留有残皂,或因粪便刺激而引起;经常使用塑料或橡胶布包扎,也促使皮炎发生。病损可轻可重,分布于外生殖器、会阴

8、及臀部。预防臀红的方法1.保持臀部清洁,做到及时更换尿布2.腹泻患儿应勤洗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干净,然后涂一层薄植物油。3.避免用油布或塑料布直接包裹患儿臀部,同时尿布不可包过紧。预防臀红的方法4.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织布做尿布,洗涤尿布应用清水漂净肥皂,最好在日光下暴晒干燥后使用。臀红护理法轻度臀红护理法:仅局部皮肤表现为潮红者。1.除按预防臀红的方法护理外,每次排便后,可用温水或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