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26537
大小:134.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6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福严佛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53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釋長慈提 要《瑜伽師地論》對於有情修學聖道是否能證得涅槃,依「種子」(bIja)的立場安立「住種姓補特伽羅」(gotrasthAHpudgalAH)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agotrasthAHpudgAlaH)二類,其中「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因「種姓」(gotra)決定,不論其如何努力,永遠不可能證得涅槃聖果,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更提出五難六答來廣成「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的「無般涅槃性」。約與《瑜伽師
2、地論》集出的時代略早或同時的《大般涅槃經》「前分」,對於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相類似的有情稱之為「一闡提」(icchantika)。Icchantika漢譯為「一闡提」、「一闡底迦」、「一闡底柯」、「一顛底迦」、「一闡提迦」等,其意為「現在正欲求者」。除了「多貪」的字義之外,在漢譯經典中進一步引申出指「斷善根」、「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之眾生,如北本《大般涅槃經》中所說。然在《楞伽經》中提出了二類的「一闡提」說,即「焚燒一切善根」的惡行者和「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的大
3、悲菩薩,一闡提思想出現了另一種風貌的詮釋,以大乘菩薩的大悲精神來詮釋註解「一闡提」眾生的不入涅槃。「一闡提」的思想除了以危機意識來詮釋之外,開展出另一面向的說明。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53關於「一闡提」思想,先前之研究主要是以北本《大般涅槃經》為中心,旁涉其它如來藏系相關經論而對一闡提思想提出詳盡的探討,如從教團史的考察,探討一闡提思想的產生原因;乃至一闡提能否成佛等問題的論究,但對於唯識系經論中與一闡提相類似的「無種姓」思想則著墨較少。本文擬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旁涉其它與瑜伽行派有關
4、之經論如《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等來探討「無種姓」思想,最後並與《大般涅槃經》「一闡提」思想作一比較,以釐清「住無種性補特伽羅」與「一闡提」有情之間的異同。關鍵詞:1.一闡提2.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53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目 次一、前言二、「一闡提」思想研究之回顧與檢討三、《瑜伽師地論》的「住無種性補特伽羅」(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之相(二)「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之證成四、其他唯識相關經論之「無種姓」觀五、結語瑜伽行派之「無種姓」
5、思想初探 153一、前言《瑜伽師地論》對於有情修學聖道是否能證得涅槃,依「種子」(bIja)的立場安立「住種姓補特伽羅」(gotrasthAHpudgalAH)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agotrasthAHpudgalAH)二類「住種姓補特伽羅」又名「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有般涅槃法者」;「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又名「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般涅槃法者」。,其中「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因「種姓」(gotra)決定,不論其如何努力,永遠不可能證得涅槃聖果。約與《瑜伽師地論》集出的時代略早或同時的《大般涅槃經》
6、「前分」,對於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相類似的有情稱之為「一闡提」(icchantika)。Icchantika漢譯音譯為「一闡提」、「一闡底迦」、「一闡底柯」、「一顛底迦」、「一闡提迦」等Icchantika在漢譯的音譯中有多種,在本文論述中,筆者將以「一闡提」作代表。,其梵文字根為√iS,乃「希求、欲樂」之意;現在分詞為icchat,強幹變化為icchant,加上名詞構成音ika形成icchantika,意謂:「現在正欲求者。」慧琳.《一切經音義》中對icchantika的解釋是:一闡底柯(icc
7、hantika),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慧琳.《一切經音義》卷47(大正54,622a18~19)。另參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23(《高麗大藏經》第32冊,309c19~20)除了「多貪」的字義之外,在漢譯經典中進一步引申出指「斷善根」、「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之眾生,如北本《大般涅槃經》中所說。參見《大般涅槃經》卷26(大正12,519a5~b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楞伽經》中提出了二類的「一闡提」說,即「焚燒一切善根」的惡行者和「憐愍一切眾生,作
8、盡一切眾生界願」的大悲菩薩,《入楞伽經》中的二類一闡提,經中有再進一步的分別。此中「焚燒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並非永遠不能成佛,這類眾生一旦遇到善知識藉此因緣而發起了菩提心,便有成佛的機會。另一類的大悲菩薩一闡提則是「常不入涅槃」,其原因是「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這樣的不入涅槃其實是了悟無涅槃可證之空性慧。參見《入楞伽經》卷2(大正16,527a29~b20);《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大正16,487b19~c3);《大乘入楞伽經》卷2(大正16,597c9~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