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ID:19779228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1页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2页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3页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4页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预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传统教学观念下,学生的学习是始于课堂,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新知的学习。我们时常感到由于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教师难以放开。学生难以尽兴,学习时间短与学习任务多的双重挤压常常让学生喘不过气来——时吃不了,也常常让学生回不过神来—一时想不通,在匆忙中造成学生浅尝辄止、顾此失彼。  一、尊重教材。开发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特征的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下面是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中的片断。  课开始教师首先出示一面长方形纸做的小旗。  师:老师捏信旗杆,并转动旗杆一周

2、,请你猜一猜,会得到什么?  全班学生沉默。老师又请几位学生动手旋转,所有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学生叫起来是圆柱体。教师立即用课件演示,留下了圆柱的立体图形,全班同学在这样也能得到圆柱体的惊奇中幸福地认同。  师: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大家对圆柱体已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积极发言,踊跃汇报,老师相机出示各部分名称。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圆的大小相等。  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是面积相等的圆?  生:我昨天用书后制作纸做圆柱时就放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在一起,它们是相等的。  师:你真是有心人,做的过程中

3、还不忘比较,真好。  教师课件动画演示。  师:通过滚动观察到它直线往前走,观察仔细,也善于思考。请同学们试一试。  生:老师,从刚才小旗旋转中我们也可以说明圆面积相等。  师拿出小旗,请他上台用教具讲给同学们听。  生:圆柱上面的圆的半径是长方形的宽,下面圆的半径也是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半径就相等,面积也就相等了。  师:大家同意吗?你真是太棒了,很会动脑思考。  二、关注过程,挖掘本质  “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过了,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要让学生感受深刻,只有来自于亲身经历。下面是学生充分预习了圆柱的侧

4、面展开图后的课堂教学片断。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生:书上说是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  师:为什么要沿高展开呢?如果不沿高展开,是不是还有其他图形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的纸圆柱,让我们来动手剪一剪,看看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些什么图形。(学生动手剪)  生1:老师,我沿着高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生2:我斜着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不规则图形。  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三个图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课本上只说是长方形? 

5、 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2:不规则图形沿着一条边剪移到另一边也可拼成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是相等的。(多媒体显示)  师:也就是说它们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图形——长方形,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侧面积就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乘积,这样方便,简洁,又便于运用。  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享受着数学探索的充满智慧的幸福感的同时,真正理解结论的“为什么”,知识的本质得以显现。  三、展示方法。拓宽思路  在布置预习题时,我们常常有这样一项预习要求:你还有什么方法?给出你的理由。如

6、比例尺后教学求实际距离片断。  师创设情境,出示城区平面图。  师:从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这是我们城区平面图。比例尺是1:20000。  师:从图中量得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厘米,你能算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吗?  生2:4×20000=80000(厘米) 80000厘米=800米。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2:比例尺是1:2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倍。图上距离是1倍数,实际距离是20000倍数,求实际距离就是求20000个4是多少,就用乘法。  生3:4÷1/20000=80000(厘米) 80000厘米=8

7、00米。我的理由是:比例尺1:20000,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实际距离是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师:同学们列出了多种方法,说出了列式的道理。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预习是为了使听课者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预习是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预习是为了课堂中学生认知的升华。本课学生为了求实际距离,每个学生都想了很多方法。而学生之间又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即使是有些方法雷同,但在表述上或者理解上也都有所不同,这样的课堂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高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了交流,多样化的方法展示能

8、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拓宽思路、训练思维。讲台成为了学生的舞台。  (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