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讲座课件

鼻出血讲座课件

ID:19670620

大小:10.61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4

鼻出血讲座课件_第1页
鼻出血讲座课件_第2页
鼻出血讲座课件_第3页
鼻出血讲座课件_第4页
鼻出血讲座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出血讲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鼻出血鼻出血定义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自前鼻孔或后鼻孔流出。狭义: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鼻窦病变,血液从上述部位的血管内流到血管外,再经鼻前孔或鼻后孔流出广义:除上述包含的范围外,还包括邻近部位出血流入鼻腔鼻窦后经前后鼻孔流出者。实质是一个症状,但耳鼻喉科一直将其作为一个疾病实体。鼻出血常由鼻、鼻窦及其邻近部位局部病变、颅面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涕中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达数百毫升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鼻出血多数或几乎全部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发生在鼻腔的

2、后段,鼻腔后段的鼻出血多较凶猛,不易止血。解剖学因素:-----鼻-鼻窦疾病鼻骨、鼻中隔或鼻窦骨折鼻-鼻窦手术及经鼻插管、挖鼻颅中窝骨折时伤及海绵窦致颈内动脉致假性动脉瘤致破裂可导致死亡创伤或医源性损伤病因及病理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粘膜糜烂、溃疡或穿孔。鼻腔鼻窦肿瘤鼻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恶性肿瘤鼻腔鼻窦炎症萎缩性鼻炎鼻窦霉菌感染、结核、梅毒鼻白喉全身原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上感、出血热、麻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肾疾病:肝脏影响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合成,尿毒症可导致小血管的损伤。营养障碍或维生素

3、缺乏内分泌失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反复发生鼻出血,多数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此病为显性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性易出血史。中毒:磷、汞、砷中毒全身原因诊断(1)鼻出血原因(2)寻找出血部位(3)失血量估计:a.500ml: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b.500-1000ml:出汗、血压下降、脉速而无力c.收缩压低于80mmHg提示血容量已损失1/4临床所见的出血绝大部分为动脉性出血,包括老年人鼻腔后端的出血,而不是所谓的静脉丛出血。处理局部处理局部止血药:1%麻黄素、肾上腺素、立止血、凝血酶烧灼法:硝酸银、激光、冷冻前鼻孔填塞法后鼻孔填塞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

4、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翼腭窝注射止血法无论何种处理方法,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找到出血点是保证成功的基本前提。指压患侧鼻翼或紧捏两侧鼻翼止血指压法激光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前鼻孔填塞法后鼻孔填塞法鼻内镜下止血方法目前常用鼻出血止血材料治疗⑷血管结扎法:对以上方法未能凑效的严重出血者采用此法。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可选择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上出血者,选择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前部出血者可选择结扎上唇动脉。⑸血管栓塞法:又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前后鼻孔填塞仍不能止血的严重鼻出血可采用此法。临床上较少用。•全身治疗:镇静剂,止血药,维生素C、K4、P,纠正贫血

5、和抗休克等处理。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适应证:适用于原来认为所有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优点:1鼻科医生的优势2介入治疗只能栓塞到颌内动脉,而蝶腭动脉结扎可以处理每一个分支,效果更确切。3鼻内镜下可以同时进行鼻腔的全面检查,处理筛前动脉的出血,介入治疗则不可能。4避免了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风险。5治疗费用相当于介入治疗的1/4。6局麻或全麻下均可,各年龄段均使用。临床应用蝶腭动脉结扎或电凝术鼻内镜下翼腭窝神经鞘膜瘤切除术其它手术方法鼻中隔粘膜划痕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术鼻中隔植皮成形术翼腭窝注射止血法治疗全身治疗:病因治疗,镇静止血剂维生素纠正贫血抗休克等处理中医药治疗鼻衄

6、鼻衄(nosebleed),即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它可由鼻部损伤而引起,亦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鼻衄一证最早见于《内经》,始称“衄”,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鼻衄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不同见解,创立了各种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鼻衄之名则始于《诸病源候论》,并有伤寒鼻衄、时气鼻衄、温病鼻衄、虚劳鼻衄之分。伤寒太阳病的“红汗”,妇科病“经行鼻衄”(或称“倒经”)也都属于鼻衄的范畴。鼻衄严重者又称“鼻洪”或“鼻大衄”、“脑衄”。病因病机鼻衄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者,多因火热气逆迫血妄

7、行而致;虚证者,多因阴虚火妄或气不摄血而致。1.肺经风热(实证)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首先犯肺,邪热迫肺,肺失肃降,邪热循经上壅鼻窍,损伤鼻腔脉络,血溢清道而为衄。2.胃热炽盛(实证)胃经素有积热,或因暴饮烈酒,过食辛燥,致胃热炽盛,火热内燔,循经上炎,损伤阳络,迫血妄行而为鼻衄。3.肝火上逆(实证)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循经上炎,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血随火动,灼伤鼻窍脉络,血溢脉外而为衄。4.心火亢盛(实证)由于情志之火内生,或六气郁而化火,或过食温补之品,致使血热,心火亢盛,迫血妄行,发为鼻衄。5.虚火上炎(虚证)素体阴虚,或劳损过度,久病伤阴,而致

8、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