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

ID:19613546

大小:11.92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4

上传者:U-5097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1页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2页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3页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4页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丰宁县急救中心竹彦钢2010-09-13解读2010心肺复苏指南2010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背景《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50周年根据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经过36个月的分析、讨论。对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的总结。 徒手心肺复苏判断呼救体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当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至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或自主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为心肺复苏。是针对濒死病人最基本、最重要而且最紧迫的医疗急救技术无论内外妇儿、医生护士或者普遍市民,统统都应该熟练、正确地掌握。 现状院前复苏国内成功率1~4%,国外>10%院内复苏国内成功率10%,国外>60%目击者参与—培训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国外赌场警察 生存链的变化2010年成人生存链1、早期识别呼救:10s1202、早期心脏按压1分10%10分后几乎03、早期电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5、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 心搏骤停判断对心搏骤停的判断:对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异常呼吸者(叹息相呼吸),施救者须假定是心博骤停。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2010新2005旧取消程序中在开放气道后“看、听和感觉呼吸”一评估环节”“看、听和感觉呼吸”用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 更改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在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实施心肺复苏,从按压开始(C-A-B程序)。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再开放气道,施救者进行2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 脉搏检查?!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再重要,如查时间不超过10秒。摸不准按照没有处理。摸动脉:专业者准确性差效果差 报警时需告之……意外发生地点;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伤员情况:联系电话切记不要先挂断电话! 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C-A-B2010新2005旧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评估呼吸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 A-B-C更改为C-A-B理由⑴耽误胸外按压15~30秒⑵不敢人工呼吸,05指南人工呼吸后按压⑶按压远比人工呼吸重要,按压本身有人工呼吸作用⑷80%猝死为冠心病,吹气不管用⑸过度通气有害,吹气<10~12次/分⑹院前完全可以不人工呼吸民众培训可以不教人工呼吸 5种例外以下情况复苏中在按压的同时更加强调有效通气,应该A-B-C①儿童,尤其新生儿②气道梗阻、窒息③中枢抑制、麻醉药中毒、呼吸机麻痹所致呼吸心跳停止。④低温溺水⑤有害气体中毒 胸外按压:1、具体办法:位置、手法姿势频率、深度两乳头连线中点(未哺乳女性)剑突上两横指中指指尖摸胸骨上窝,转90°(公众)大概位置不存在完美不精确不偏上不偏下不偏左不偏右 2010心肺复苏方法 2010心肺复苏方法垂直向下按压,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 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至少100次/分宁快勿慢120次/分合适140次/分太快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胸外按压的机理当胸外按压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胸泵理论)在胸骨与脊柱间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心泵理论)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血流 2、按压的原则:1.尽早开始2.快速有力3.连续不间断<5秒正常人的血流是在一定压力下的脉冲式按压只有收缩压60~80,无或极少的舒张压,停了先按的10几次可能根本没有血流4.每次按压要使胸廓充分回弹再按压但是不离开胸壁不能揉面。时间就是生命 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成人按压方法 心脏按压重要1、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行单纯的胸外按压,并接受120的电话指导。2、单一胸外按压与传统心肺复苏效果无异除外需要ABC的5种病。 打通气道仰头举颏法双手抬颌法(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用)仰头抬颈法(现基本不采用)伤病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 人工呼吸 电除颤1、尽量早开始,目击状态下早除颤;心停超过5min,先给予2~3min的按压再除颤。2.一次除颤双向波200J,单相波360J。3、双相比单项可能更有效。4、除颤前后均应持续胸外按压5、推荐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非专业科室、院外公共场所 6、除颤影响按压不超过5s准备时间充电时要心脏按压研究电击对救援者影响不大7、自动、半自动、手动除颤器效果相仿8、冠脉介入术中、后或搭桥几天内发生室颤,不要先按压,先除颤3次,防止按压引起的心脏穿孔桥血管断裂9、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20万 1.一般在心脏骤停复苏后尽早气管插管建人功气道机械通气;如无复苏,在心肺复苏操作7~10min再插管。2.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声门上装置代替气管插管。气管食管插管喉罩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起到同样的作用3.如在心肺复苏期间行气管插管,必须不能导致胸外按压的中断超过5s。4.不再推荐常规环状软骨施压。气管插管气道管理 用药关于用药---淡化1、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药物确实有效。2、肾上腺素:仍推荐1毫克3-5分钟一次静推,大剂量可能不利尤其院外3、阿托品 新的用药方案2010新2005旧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有脉搏心动过速建议使用腺苷。但不得用于非规则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因为它会导致心律变成室颤。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心动过速流程中仅建议在可能发生规则的窄QRS波群折返室性心动过速时给予腺苷。心动过缓流程中,在阿托品输注后使用,且需在等待起搏或起搏无效时使用。 更改的理由现有证据表明,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对治疗并无好处。腺苷在未分化的稳定型、规则的、单型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再起处理中,对治疗和诊断都有帮助。前提是心律规则。对有症状或不稳定型心动过缓,建议静脉输注增强心率药物(异丙肾),与经皮起搏同效。 抗心律失常药和其他药物一样,抗心律失常药应用缺乏足够资料或专家共识。当前考虑胺碘酮为首选,序贯应用按压→电击→按压→血管收缩药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静脉注射300mg胺碘酮,无效再应用150mg1次。 复苏后的进一步救治从心肺复苏存活下来的人,77%长期昏迷状态,预后不良复苏后24小时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消失72小时无肢体运动反应,这三项均阳性者恢复生活自理的几率几乎为0.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及早转送到适合的医院心博骤停救治中心ICU 每日评估维护及优化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器官功能及灌注6个H内环境(低血容量低氧血症酸中毒低钾/高钾低血糖低体温)5个T外来损伤因素(创伤内出血中毒心脏填塞张力性气胸血栓形成)6个系统评估神经循环呼吸泌尿消化血液2个关键环节感染的控制营养支持每日按此评估一遍 复苏后的循环血压,在血容量充足,而心搏量低,增加心收药物,β1受体激动剂改善钝抑心肌的心功能有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副肾正肾应保持血压在正常或略高水平心律失常复苏后早期的窦速早搏是常见表现,除非他们损害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一般不需治疗,随着缺血改善,外源、内源儿茶酚胺减少,心律失常一般可以自然减少或消失。 肾功能必须留置尿管,尿少者可呋塞米维持尿量以避免发生肾衰竭。呼吸功能支持呼吸机避免过度通气胃肠功能应尽早留置胃管,启动肠内营养必时肠内+肠外。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减少应激性溃疡 2010CPR操作指南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安全。2、判断病人意识(轻拍重唤)无反应,无呼吸或异常呼吸,立即呼救拨打120电话或请求他人拨打。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解衣,进行心脏按压。4、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如此反复:按压与呼吸比30:2所需的只是一双手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按压上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2、尽量避免过度通气(频率潮气量)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心肺复苏终止指标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②确定病人已死亡(尸僵尸斑离断等)。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伦理问题 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