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教案

《石壕吏》 教案

ID:1960749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3

《石壕吏》 教案_第1页
《石壕吏》 教案_第2页
《石壕吏》 教案_第3页
《石壕吏》 教案_第4页
《石壕吏》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壕吏》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教案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

2、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

3、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

4、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

5、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6、。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

7、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