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63943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石壕吏》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南林中学黄裕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教学难点: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研讨法情景再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和《春望》,分别了解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和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这一节课我们再学习他的《石壕吏》感受他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板课题)出示教学目
2、标二.整体感知分析主要内容1、听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学生齐读课文3、刚刚同学们一起仔细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明确:县吏夜晚抓人,老妇自愿服役。(2)为何抓人?抓何人?老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明确: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二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
3、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4、主要内容分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里“暮”是什么意思啊?明确: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
4、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提问:为何作者在诗中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明确: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
5、一何苦对比分析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这里的听妇前致词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3)有人说,课文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明确: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 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6、死者长已矣”;吏再问“尚有他人否”,妇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挺身而出,才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的无可奈何的陈情。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在整首诗中诗人没有把差吏的发问写出来,只是展现出老妇的致词,这是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最为典型。(4)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
7、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诉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5)这一家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其有恩,为何杜甫对县吏不加以指责?明确:这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他渴望早日平定叛军,而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诗
8、中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在诗歌中杜甫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三、小结: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夜间捉人服役,写出县吏的蛮横凶狠和老妇的悲伤,体现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