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

ID:19606410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上传者:U-3744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_第1页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_第2页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_第3页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_第4页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和现代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结合《阿Q正传》谈鲁迅小说的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摘要:要真正认识《阿Q正传》这部作品就要从喜——悲——喜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的思考。鲁迅还以冷静、清醒的主观理性思维,以拿来主义的眼光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养分,使得他小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更具神奇魅力。关键词:悲剧喜剧现代性悲剧与喜剧历来被认为是两个对立的美学范畴,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类型,但是我们在鲁迅的小说里会隐约感觉到这种悲喜混合的艺术元素,尤其是以《阿Q正传》最为典型。大多数人认为阿Q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外喜内悲的形式。而在我们看来,要真正认识这部作品就要从喜——悲——喜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的思考,作品已经摆在那儿了,有人看到了作品表面的喜剧元素,也有人更深入一些看到了喜剧人物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结局的悲剧形式,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的喜剧心理。首先,从读者的角度看阿Q形象具有喜剧性。阿Q最先吸引读者注意的是他所表现出滑稽,可笑,无知,愚昧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活动。这些行为和心理我们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事实上被别人打了,但是又不想输的那么彻底,为了维持内心的平衡,硬说是“儿子打老子”。认为自己人生最得意的事实摸了小尼姑的脸,等。阿Q身上不能正视失败和衰落的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的健忘症、甚至以偷(偷静修庵菜园里的四个萝卜)糊口还自鸣得意的形象总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笑。 而另一方面,阿Q的身上却又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首先,我们在笑之余却又不禁同情他的生存现状。从阿Q身上我们印证了尼采说过“生存就是悲剧”这句话的正确性。他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他没有家,没有住所,没有姓名,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勤劳、善良、甚至向往革命,但是他也自私、无赖,自大,他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在有些时候也是挺令人厌恶的。由于他职业的不固定和收入的微薄,只要是人都看不起他,还经常挨打,一直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存状态。其次,他的悲剧性体现在他的精神领域,无知愚昧,麻木不仁。身处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阿Q看不到时代形势的发展趋势,他看似很自尊,但是每每受辱了之后,以精神胜利法又很快能达到心理平衡。总体来说,他没有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对自己周围人的认识不感兴趣。对自己的认识更是偏失的严重。他的无知是他的语言行为与他所处的现实之间极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他本来混的很惨,但是他却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这也是人们共同所面临的问题,人可以看清世间万物,却怎么也看不清自己,人们站在镜子面前,有的人觉得自己很漂亮,有的人觉得自己缺点很多,可事实上自认为自己漂亮的人可能在别人的眼中很丑,而自认为很丑的人也许在别人眼中却很漂亮,同样的道理,我们去欣赏阿Q这一形象时是站在一个远距离的眼光、客观的去看,可是阿Q对自己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是一副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的神情。最后,就是他命运结局的悲剧性。“人固有一死” 但阿Q的死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政治的牺牲品,毫无征兆和理由,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政府当做革命派“惩一警百”而被毁灭。总之,阿Q的悲剧反映的是当时时代和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即将毁灭的悲剧。最后,从作者的创作角度看阿Q人物形象表现出的喜剧内容。读完这部作品之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阿Q面临这么残酷的生存状态、那么无知的精神内容以及那么悲惨的命运结局,作者为什么要用幽默讽刺,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要揭晓这个答案,我们得仔细想想自己,当我们有一天笑着用讽刺的言语向别人诉说自己过去因无知而导致的尴尬局面或悲惨境地时,此时的自己是感慨万千,或者是愉悦的,绝对和当初的心境不同,一定是摆脱了原来的窘境而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在精神上提升了自信,至少是超越了原来的自己。这点我们可以在历史上举出不胜枚举的例子来证明。因此,我们以为,作者是用超越当事人的眼光去塑造阿Q这一形象的。正因为鲁迅自己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无知和愚昧,看到了国民的劣根性,他以世外超脱的眼光看到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可笑、滑稽、讽刺的。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作品就又是喜剧的。这部作品的悲喜混合形态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阿Q象征着即将消亡的社会形态在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面前是一个揶揄的小丑。说他是悲剧的是因为所属于它的那个时代即将消亡,终会成为过往。说他喜剧是因为在时代浪潮面前旧的事物仍然在顽固抵抗时表现出荒唐滑稽得举动。 《阿Q正传》这部小说的悲喜混合型特征在我看来,是阿Q个人所表现出的喜剧性质,和他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的悲剧性质共同构成的,尼采曾经说过“只要是存在的就是悲剧的”悲剧性是每个生命个体一出生就无法摆脱的,而喜剧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在生存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和无法避免的。我们只是从阿Q身上看出鲁迅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罢了。“幽默人物,幽默作品的出现是伴随着人性和人的自我意识觉醒。”[1]这也是这部作品更深层的喜剧内容所在。二、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将生活看成本质上为尼采式的一种文学意识模式:现代性把那些揭示社会生活为文明专制的东西才看作是真实的。依此含义,从专制下的“解放”或超越,不能依靠一种新科学或能完全代替旧价值观的新价值观来实现。要依靠个体的而非对真理的普遍省悟,才能将人们的思想从文化专制中解放出来。这种观点把漠然、悲伤及绝望看成是人类的命运,把自己产生的焦虑(Angst)牵强地理解为自身转变的潜能。换言之,烦(Angst)类似于一种能动的浑沌力量,能够摧毁残酷文明骗人的温文尔雅,最终产生真实的个体本质。”[2]鲁迅还以冷静、清醒的主观理性思维,以拿来主义的眼光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养分,使得他小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更具神奇的魅力。现代主义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明显存在的,它赋予鲁迅小说异乎寻常的内涵和格式,当时,鲁迅有一个多少显得有些偏激的观点,他在《青年必读书》一文中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他还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文章中说:他创作《阿Q正传》时,“ 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我们应该看到,现代主义尽管内容很庞杂,而且有消极性,但它总体上的反传统和绝端主体性倾向,却与高扬人的生命的感性力量的“五四”个性解放和自由主义思潮相关联,正因如此,鲁迅才大胆而热情地从现代主义中吸取精神养分,这使他的小说创作既显示出格式的特别,又洋溢着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鲁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对现代主义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象征主义的意境和思维,这使他小说的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有着深沉的内涵和特别的意义。二是精神分析法的运用,这深化了鲁迅小说灵魂的艺术。精神分析法在《阿Q正传》的描写运用的最为典型。主人公的每一个动作都暗含着某种可笑的心理,而每个可笑的心理我们都能找到它的意识源头。大概是由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鲁迅的小说里没有温情脉脉的独白,大多都是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人们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熏陶下最真实的心理状态,他的前期作品中流露出的现实的苍白,压抑,空洞和荒诞,具有浓厚的现代意识。例如《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里面都充斥着绝望,空漠,死亡的气息。鲁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运用精神分析学派的方法,而在画面感的设置上经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这就使作品造成一种无尽的荒诞虚无境界,显出深邃的历史批判意识,具有现代性。 参考文献:[1]张学海.鲁迅《阿Q正传》幽默艺术美学意义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2]〔澳大利亚〕格罗里亚·戴维斯著程启华译:阿Q问题的现代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