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

ID:32645124

大小:58.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_第1页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_第2页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_第3页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_第4页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鲁迅作品悲喜混合形态及现代性摘要:鲁迅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和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界定鲁迅的作品属于悲剧、喜剧或者悲喜剧。但是鲁迅的悲喜剧也有着自身的现实主义倾向,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现代派艺术。关键词:鲁迅作品;悲喜剧;现代性;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07-01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为现代悲剧和喜剧下了经典的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此为纲

2、,鲁迅在其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生动地塑造了一批悲剧和喜剧人物形象,以其辛辣老练的笔触和嬉笑怒骂的腔调勾勒出了一幅幅世间众生相,进而深刻地揭露了人物表象背后蕴含的社会病态性以及更为深刻的民族劣根性。对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剖析和解读,是研究鲁迅作品的关键所在。作为著名的戏剧理论大师,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从未以单纯的悲剧或喜剧面目示人,而是以一种悲喜交加、喜忧参半的姿态被展现出来,他用悲剧和喜剧混合交融的艺术手法将笔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实现“含泪的微笑”的审美效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鲁迅

3、作品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喜剧类型,而是在西方现代派意识影响之下的新型悲喜剧混合形态,是超越于传统美学范畴之上的艺术再创造。好恶染乎世情,美丑因时而变。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的衍化、凝炼和质变,因时代、环境和民族特性而殊异。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极端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民族的诸多民众都处于思想蒙昧状态,而这种状态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这就为鲁迅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始素材,正是他精心杂糅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群的性格特点,才使得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因此,要把握鲁迅作品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的

4、社会背景。那么,应当如何在现代派艺术的视野之下把握鲁迅悲喜剧与时代背景的融合呢?笔者试从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社会背景的再现、故事氛围的营造、价值取舍的倾向等角度展开探究。首先,鲁迅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并没有明确的悲剧或者喜剧的界限,他们性格的多元化和散乱性决定了其悲喜混合形态的归属。无论是“自我精神胜利”的阿Q,还是'‘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以及逆来顺受的祥林嫂,在他们悲剧形象的背后,却是彻头彻尾的哭笑不得,他们的性格软弱无能,举止滑稽可笑,思想意识蒙昧,随着生存环境和眼前利益的变化,他们又会举棋不定四处摇摆。阿Q能够

5、忍受各种屈辱和奚落,有着极端的奴性,但却也并存着极端的自尊心,而这天壤之别的角色置换,全赖社会环境的驱使。孔乙己作为一介清高孤傲的封建落魄文人,却也能做出为读书人所不耻的偷窃之事,并自鸣得意厚颜无耻地为之辩解,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如此定论,孔乙己貌似可以算作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是算得上悲剧的人物形象,但其迂腐蒙昧的思想和形态,却又给读者平添几分笑柄,每每使得“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的行为举止并没有坚定的原则性,这就使得他的作为皆因生活所迫,但终归到底,是他散乱而复

6、杂的人格性情所决定的。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典型的悲剧形象,但因其对个性的懦弱和蒙昧,最终被残酷的封建社会所吞噬,落得一个求生不能,求死不敢的悲惨结局。祥林嫂是旧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模样周正、任劳任怨,敢于面对生活的苦难,但因她对封建迷信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敢挑战冷酷无情的社会制度,导致她无法清楚地认识到造成自身悲剧的根本性原因。这些人物形象的最终结局都是生命的毁灭,他们的毁灭方式又都和英雄人物的死亡截然相异,或者稀里糊涂地被砍头,或者悄然无声地不知所归,但都只能留给读者无尽的哀叹和感慨。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除了荒诞不经就是蒙

7、昧无知,这是整个时代面貌的切实体现,也是这群小人物性格造就的必然命运。这种故事人物形象性格的散乱和多元性,是鲁迅作品悲喜剧混合形态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表现之一。其次,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矛盾冲突不能契合传统悲喜剧的理论要义,喧闹的故事情节充其量算得上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鲁迅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战斗檄文,而是艺术性极强的“社会问题剧”,他是在文学语言包装之下的利器,不能以单纯的揭露社会矛盾的程度作为评判其美学价值的标准。所以传统观点将阿Q与赵太爷的矛盾上升到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的见解是有失偏颇的,孔乙

8、己和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也只能归结到他们性格的不健全,因为他们对社会的逆来顺受或者反叛,都不是缘于伟大心灵的初衷,而是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和投机,我们无法找寻到主导他们思想的核心性格,其人性不具备完整与统一性,甚至具有反主体和反典型性,这些表现都使得人物形象超越了传统悲剧的范畴而具备了新的生命力即现代性特点。事实上,鲁迅悲喜混合的小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