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98419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3
《鲁教版必修三《天论》教案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论》 学习目标:1. 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 掌握本课出现比较多的重点实词。3. 重点翻译一、四段。4. 继续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点:1. 常见文言实词的整理。2. 一、四段翻译。 难点:对于第四段的翻译、理解。 学习活动设计:1.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将重要的文言实词整理到笔记上,重点解释文中意思,举一反三,联系以前所学整理。2. 先自行翻译、理解重点句段,置疑,将疑问写到笔记上,交流解决。3.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流改正。“荀子听到了自然的什么声音?
2、”――理解、评价荀子的自然观,作为小论文写到周记上,下一课时交流。 一、导入课文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
3、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
4、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荀子的文学思想是注重实用,提倡质朴。他的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今存《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 《荀子》共十二卷,收章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数为荀子的著作,少数出于门人
5、之手。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治学方法、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著名的注释有唐杨倞的《荀子注》和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天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论说人们如何对待“天”即如何对待自然万物的哲学论文。作者吸取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成就,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治乱在天、天命可畏等唯心看法,进行了大胆的反对和批判。 三、天行有常〔天行有常〕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行,运行、运动。常,常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因为尧(圣明)而存在,不因为桀(无道)
6、而灭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治则吉〕用礼义对应自然规律就吉。《荀子·不苟》里说:“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强本而节用〕加强农业,节约用度。本,指农业。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养备而动时〕养生的东西齐备,又按时活动。养备,养生的办法齐备,指衣食充足。动时,指按时活动。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循道而不忒(tè)〕依着规律去做而没有差错。忒,差错。则天不能祸〔祸〕害。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妖怪〕指怪异的事情。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
7、略而动罕〔养略而动罕〕养生所需要的东西缺少,又很少活动。罕,稀少。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倍道而妄行〕违反规律,胡乱行事。倍,通“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薄〕迫近。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受时〕遇到的天时(指水旱、寒暑等)。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治乱,天邪〔治乱,天邪〕治或乱是由天决定的吗?曰:日月、星辰、瑞历〔瑞历〕指历象,即关于天文岁时的自然现象。古人重视历象,所以称为“瑞历”。瑞,祥瑞。是〔是〕此,这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禹以治
8、〕禹凭借这样的天象条件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以,因、凭借。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繁启蕃长于春夏〕春夏时候,(各种生物)都生长,茂盛。启,发生。蕃,茂盛。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星坠〔星坠〕指陨星坠落。木鸣〔木鸣〕即“社鸣”。古代社(祀神的庙)旁有树木,鸟在树上叫,迷信的人就认为是鬼神作祟,因而惊异。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