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病例读片胸腺增生淋巴管囊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患者,男性,62岁,因“胸部不适1月余”入院。影像报告:右侧前纵隔占位,首先考虑胸腺瘤。病理报告:(心包)符合心包囊肿。术中见:心包前一囊性肿块,大小约6*5*2cm,呈囊性,包膜完整。C+AC+VC+AC-心包囊肿为体腔形成异常。病理上囊壁由结缔组织和单层间皮细胞组成,内含清澈液体。与心包相连,但很少与之相通。常位于前心膈角,特别是右侧,但也可位于主肺动脉近端的心包隐窝。偶尔有蒂。多数无症状。影像上表现为:①位于前下纵隔心隔角的特定位置,其中右侧多见;②边缘光滑清晰,呈圆形、椭圆形或泪滴状的形态;③密度均匀浅淡、近似水的衰减值;④透视
2、动态检查肿块影与心影不能分开,可有传导性搏动。CT征象与纵隔内其它先天性囊肿相似,但囊肿张力较低,体积较小,呈“泪滴”状,宽基底与心包相贴。神经肠源性囊肿位于后纵隔脊椎旁,可有脊椎畸形,张力较高。支气管囊肿和食管囊肿位于中后纵隔,分别与气管和食管关系密切,内可含气,张力较高。皮样囊肿位于前纵隔,常较大,张力较高,内可含脂肪、钙化或骨化。淋巴管囊肿张力低,多发者常跨越多个纵隔区,呈攀藤样生长。单发者与其它囊肿鉴别较困难。胸腺囊肿多位于前纵隔,张力可较低。患者韩栋,男性,30岁,因“胸痛3天”入院。影像报告:前上纵隔占位病灶,考虑胸腺瘤。
3、病理报告:(纵隔)考虑真性胸腺增生伴局限区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显著。C-C+AC+V胸腺增生:胸腺增生是胸腺淋巴样滤泡增生,当机体受到外伤、手术和感染等刺激可发生胸腺增生,好发于青少年,临床上多伴有重症肌无力,有的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血清乙酰胆碱受体升高是胸腺增生重要的参考指标。其CT特点为胸腺呈方形或梯形弥漫性增大,密度较均匀、增高,但维持正常形态,与纵隔轮廓保持一致,增强后略强化。本病主要与胸腺瘤、胸腺未退化鉴别。胸腺瘤呈前纵隔内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沿胸腺外缘形成局部膨出,使胸腺失去正常形态
4、,增强后常均匀强化,病灶较大合并囊性坏死区域不强化。胸腺未退化CT值较低为脂肪密度或略高。而胸腺增生的CT值较高,为软组织密度。3.CT-90983200806091患者金子炜,男性,28岁,因“B超发现腹腔肿块半年余”入院。影像报告:右中腹部囊性占位(考虑肠源性囊肿),与肠道关系密切。病理报告:(腹腔)淋巴管瘤。术中所见:肿块位于结肠肝曲位置,十二指肠之前,下极位于胰腺前方,呈囊性水样结构,与周围组织疏松粘连。C-C+VC+A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