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80090
大小:245.00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18-10-02
《医学课件尿液理学和化学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尿液理学和化学检验第一节尿液理学检查尿液理学检查一般包括:尿量、外观颜色及透明度、比密、气味等。一尿量尿量(urinevolume)一般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的浓缩与稀释功能。尿量的变化受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活动量等影响。【检测原理】使用量筒或其他有刻度的容器,直接测定尿液体积.1.直接法:将24h内各次排出的尿液,全部收集在一个容器内,然后用量筒测定其总量。2.累计法:分别测定24h内每次排出的尿液体积,然后计其总量。3.计时法:测定每1h排放一次的尿液,或数小时排放
2、一次的尿液,计算出每小时尿量。【方法学评价】1直接测定法:准确性较好,但尿液需加防腐剂,否则易变质.呈恶臭味.2累计法:因多次测定,误差较大,容易漏测,影响尿量准确性.3计时法:常用于危重患者排尿量的观察.【质量控制】临床上进行尿量测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标准量筒,或其他有精确刻度的液体容积测定器具.【参考值】成人:1000-2000ml/24h儿童:按儿童每公斤体重计排尿量。约为成年人3-4倍。【临床意义】1多尿(polyuria)是指24h尿液总量超过2500ml者。多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1)生理性多尿:多属于肾脏功能正常时
3、,因各种生理性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所致,可见于:①饮水过多;②服用有利尿作用食品,如咖啡;③使用药物,如咖啡因、噻嗪类、脱水剂.④静脉输注液体过多;⑤精神紧张.(2)病理性多尿1)内分泌疾病2)代谢性疾病3)肾脏性疾病2少尿(oliguria)是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0.8ml/kg)者为少尿。(1)肾前性少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如①肾缺血:各种原因引起休克、过敏、失血过多②血液浓缩③血容量减低④应激状态(2)肾后性少尿: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引起,见于①肾
4、或输尿管结石②膀胱功能障碍.(3)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各种肾血管性疾病:如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②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极度减低,也可出现少尿;③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尿;④肾移植排斥.3无尿(anuria)指尿量小于100ml/24h,或小于17ml/h.二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尿色是尿液颜色的简称。尿透明度,一般以混浊度表示.【检测原理】尿液颜色和透明度,是通过肉眼观察和判断尿液外观理学性状的结果。透明度,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雾状)、混浊(云雾状)、明显混浊4个等级
5、。尿液混浊程度取决于其含有混悬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方法学评价】尿色和透明度的检测,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或尿液分析仪设计标准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局限性。尿液透明度还易受某些盐类结晶的影响,与尿液酸碱度、温度改变有关。【质量控制】1使用统一标准2使用新鲜尿液3防止污染。【参考值】新鲜尿液:淡黄色,清晰透明。【临床意义】尿色和透明度,可随机体生理或病理因素而变化(一)生理性变化1代谢产物2饮水及尿量3药物的影响4盐类结晶及酸碱度。(二)病理性变化尿色与混浊度的病理性改变,因疾病不同而各异:1无色尿液无色且伴尿比密增多,可见于糖尿病;
6、如比密减低,可见于尿崩症。2血尿(hematuria)正常人尿红细胞<3个/HP。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血尿。①肉眼血尿:当每升尿液含血量达到或超过1ml,尿液呈淡红色,洗肉水样,雾状或云雾状,混浊外观。含血量较多时,尿液可呈鲜红色,稀血样或混有血凝块。②镜下血尿:尿液中含血量很少,外观变化不明显,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个/HP。引起血尿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5类:(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8%)(2)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2)感染性疾病:①结缔组织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内分泌代谢疾病(3)泌尿
7、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4)药物毒副作用:如磺胺类、水杨酸类(5)其他:过敏性紫癜肾炎、器官移植(如肾移植)排斥反应后等.3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游离的血红蛋白过量(参考值<0.3mg/L)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血红蛋白尿。正常人,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很低(<50mg/L),是通过与肝脏结合珠蛋白结合后,形成大分子化合物结合血红蛋白,后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当血管内发生大量溶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入血浆中形成血红蛋白血症,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了肝脏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能力,而游离存在于
8、血浆中称游离血红蛋白。游离血红蛋白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经肾小球滤过,若其含量超过了肾阈值(约1.3g/L)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便可出现在尿液中形成血红蛋白尿。酸性尿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