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

ID:19475685

大小:1.1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02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_第1页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_第2页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_第3页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_第4页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逆转录病毒Retroviridae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逆转录病毒的分类及其代表病毒亚科名代表病毒RNA肿瘤病毒亚科(爬虫类)蛇病毒(禽类)rous肉瘤病毒(RSV)、rous相关病毒(RAV)、其他鸡肉瘤病毒、禽白血病病毒(ALV)(哺乳类)鼠肉瘤病毒(MSV)、鼠白血病毒(MLV)、鼠内源性病毒、猪肉瘤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猪白血病病毒、鼠乳腺瘤病毒(灵长类)灵长类肉瘤病毒、猴白血病病毒、狒C型肿瘤病毒、mason-pfizer猴病毒(MPMV)、langur病毒(人)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Ⅱ型、Ⅴ型(HTLV-Ⅰ、Ⅱ、Ⅴ)慢病毒亚科人

2、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绵羊脱髓鞘性脑白质炎病毒(visnavirus)、绵羊肺腺瘤病毒(maedivirus)、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泡沫病毒亚科灵长类泡沫病毒、猫、牛、人泡沫病毒(humanfoamyvirus)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性:1.病毒为球形,有包膜,表面有刺突,(与病毒的吸附和穿入有关)。2.基因组为单正链RNA双体结构。3.病毒体含逆转录酶。4.具有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5.病毒增殖的突出特点是在复制病毒RNA时要通过DNA复制中间型(DNAreplicativeintermediate)。并与宿

3、主细胞的染色体整合。第1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俗称艾滋病。HIV主要有两型:HIV-1型:即通常称谓的HIV,世界上的AIDS多由HIV-1所致;HIV-2型:1986年在西非发现一种与HIV-1不同的逆转录病毒,两者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超过40%,称为HIV-2型,只在西非呈地区性流行。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核衣壳核酸:两条ssRNA与核衣壳蛋白(P7)结

4、合形成双体结构衣壳:双层壳膜内层为衣壳蛋白(P24)外层为内膜蛋白(P17)包膜脂质双层刺突gp120,gp41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200bp,其5’端和3’端各有一段相同的核苷酸序列,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中间含有env、pol、gag3个结构基因和tat、rev、nef、vif、vpu、vpr等6个调节基因。生物学性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结构基因env基因:编码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胞膜的融合;gp120:有病毒颗粒与NT抗体及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的部位。pol基因:编码产生逆转录酶(p66/p5

5、3)和整合酶(p31),与病毒的复制有关。gag基因:编码产生蛋白前体,经酶解后形成3种蛋白(P17、P24、P15)。调节基因:tat、rev、nef、vif、vpu、vprtat、rev和nef的产物对HIV表达的正、负调节以及对维持HIV在细胞中复制平衡和控制HIV潜伏有重要意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对病毒转录的调控起关键作用。生物学性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HIV病毒体的包膜糖蛋白刺突与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结合,然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脱壳,释放其核心RNA进行复制。病毒的复制生物学性状病毒变异性HIV基

6、因组可发生变异,最易变异的是编码包膜糖蛋白的env基因和调节基因nef。估计病毒env基因核苷酸变异概率每年每个位点约0.1%,其变异率与流感病毒相似。根据nef基因序列的异同将HIV-1分为M、O、N等3组(group)12个亚型(subtype);HIV-2型为A~F等6个亚型。在非洲主要流的是HIV-1的A、C、D、和E亚型,我国云南省感染者主要为B和C亚型。全球流行将以C和E亚型为主,另外各亚型的流行时间和传播情况也不同。生物学性状HIV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实验室中常用正常人T细胞分离病毒。感染病毒的细胞出现CPE

7、。动物模型可用HIV感染恒河猴和黑猩猩。培养特性生物学性状56℃加热30min;冻干血制品需68℃72h方能保证污染病毒的灭活;高压蒸气灭菌(103.4kpa/121.3℃)20min可被灭活;10%漂白粉液、0.5%次氯酸钠、50%乙醇、35%异丙醇、0.3%H2O2、0.5%来苏等消毒液中室温10min保证完全被灭活。抵抗力HIV的抵抗力不强,以下条件可被灭活: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a)HIV无症状携带者b)艾滋病患者2)血液传播:医源性吸毒者1)性传播:STD之一同性恋异性恋传播途径3)母致病性与免疫性

8、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临床表现1)原发感染致病性与免疫性HIV进入机体后病毒开始复制,约在8~12w时出现病毒血症,此期病毒在体内广泛播散,并开始在淋巴样器官种植,3~6w在许多病人(50%~70%)体内发展成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