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

ID:19434321

大小:6.1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02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_第1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_第2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_第3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_第4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修改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临床、影像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NTM感染指感染了NTM,但未发病。NTM病指感染了NTM,并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一、什么是非结核分支杆菌二、细菌学分类1.伯杰细菌分类系统(生长速度)Ⅰ.快速生长型Ⅱ.缓慢生长型2.Runyon分类Ⅰ.光产色菌(eg.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Ⅱ.暗产色菌(eg.瘰疬分枝杆菌)Ⅲ.不产色菌

2、(eg.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嗜血分枝杆菌)Ⅳ.快速生长分枝杆菌(eg.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三、NTM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自然环境(主要为水和土壤),潮热地带为主,尚未发现动物—人及人—人间传播证据。台湾地区MAC(30%)、脓肿分枝杆菌(17.5%)、偶发分枝杆菌(13.0%)上海龟分枝杆菌(26.7%)、偶发分枝杆菌(15.4%)、堪萨斯分枝杆菌(14.2%)、MAC(13.1%)东亚地区MAC(67%)、快速生长分枝杆菌(16%)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90年(4.9%)2010年(22.9%)四、发病机制(与MTB

3、类似)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过程: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及菌体成分转运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CD+T细胞(释放γ-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化、尘肺等)。具有某些表型特征,如绝经期、脊柱

4、侧弯、漏斗胸、二尖瓣脱垂和关节伸展过度等,可对NTM易感。五、病理变化菌体成分及抗原与MTB有共性,毒力较MTB弱,干酪样坏死较少,机体组织反应较弱1.NTM肺病①病理反应:渗出性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增殖性反应: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肉芽肿形成;硬化性反应: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增生。②组织学分型: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③坏死和空洞形成,常多发或多房性,侵及双肺,位于胸膜下,薄壁为主,空洞坏死层较厚且稀软。2.NTM淋巴结病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

5、干酪样坏死及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3.皮肤NTM病①最易侵犯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组织;②主要病理表现: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4.播散性NTM病①最常侵犯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亦可累及肺、骨髓、心和肾②肉眼观: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③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数为典型肉芽肿。六、临床及影像学表现1.NTM肺病(最为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①主要致病菌种:MAC、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②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

6、为常见,大多已有基础肺部疾病。③大多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表现差别较大。④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相似,全身中毒症状较轻。⑤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胸部CT:通常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⑥肺功能:通气功能减退较肺结核更为明显。2.NTM淋巴结病(儿童中最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嗜血分枝杆菌。②多见于儿童,1-5岁最常见,10岁以上少见,男:女为1:1.3-2.0。③最常累及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

7、结,其次为耳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单侧多见。④多无全身症状体征,仅有局部表现,无或轻度压痛,迅速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⑤PPD试验多呈弱阳性,NTM抗原皮试为强阳性。⑥超声或CT: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周围炎症反应较轻,对此可酌情选择MRI检查评价。3.NTM皮肤病----临床上易忽视的!①主要致病菌种: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②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病变。③局部脓肿常见,多位于针刺伤口、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往往迁延不愈。④亦可为皮肤感染(Buruli溃疡)、游泳池肉芽肿、类孢子丝菌病、皮肤播散性和多中心结节灶。4.播散性NTM病----临床上易忽视!

8、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堪萨斯分枝杆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