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

ID:19369039

大小:1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4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_第1页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_第2页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_第3页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_第4页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比较优势策略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比較優勢策略的運用(1).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的原因1950年後亞洲四小龍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另一個發展策略,四小龍利用本國的相對優勢,充分發揮了國貿理論上的比較利益(優勢)原則.(2).比較優勢策略的總體政策環境a.靈活有效的金融市場b.調節靈活的外匯市場c.充分競爭的勞動市場d.統一規劃的土地市場e.完分競爭的產品市場(3).比較優勢策略可加快經濟發展讓市場機能發揮作用a.前提是形成一個沒有扭曲的總體政策環境b.企業以價格作為經營上的訊息c.使勞動者能充分就業d.避免尋租(尋求不當的超額利潤)行為(4).經濟改革的核心在發展策略的轉型a.

2、不能只停留在個體經營單位的放權讓利b.應以發展充分競爭的市場為核心四.經濟改革的內容與歷程三十年(1949-1978)的計畫經濟經驗,讓中國大陸這種集中資源,加速經濟成長的想法受到挑戰,如何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從1979年後被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以往為了方便集中資源而建立的組織和制度,在提升效率的原則下,不斷的逐步放鬆或尋求進一步改變。前面提及,以往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停滯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優先發展重工業,放棄依市場經濟下的比較利益法則發展,再加上生產工具公有的財產權體制破壞了誘因機制所致。因此經濟改革的主要面向,就是比較利益的發揮和財產權改革,體

3、現在政策上就是產業發展策略的調整和計畫體制的放鬆。(1).發展策略的轉變a.財產權改革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所有權公有,但經營權可私有,再逐步把所有權從公有制轉變到私有制.例如農業承包制,國企民營化.初期財產權改革的內容主要是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即所有權仍是國家所有,但經營權可非國有。至1990年代,財產權改革的方向己深化到逐步把國企所有權從公有制轉變到私有制。在農業方面,1979年起在農村地區全面施行了承包制,讓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開,把改革前人民公社的土地分配給個別農戶耕種,但土地仍然屬於國家擁有,農民只要每年上繳農業收成的一定數量或比

4、例給政府後,剩下的可自行留用或到市場出售。承包制之所以在農村改革短期間取得成功,在於農業本身的一些特點較易處理。首先,土地的品質易於判別,且很容易分割,這一特點可避色生產條件的差異造成承包戶之間的不均,影響農戶的生產誘因。土地承包後農民之間的使用權界定明確。其次,農民家庭內部成員少且每個人的一致性程度較高,使得在人民公社時期常存在的偷懶行為極少發生,監督成本因而內生化,即使存在這些影響勞動效率的問題,由於生產單位較小且生產過程簡單,監督和制止也比較容易。在農村改革的同時,國企放權讓利改革也同時展開,給予企業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權。國企改革大致上

5、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進行企業擴大經營權的工作,例如加薪、發獎金、保留部分利潤等措施激發企業和工人努力誘因。同時給予地方企業部分的經營自主權,在完成政府基本計畫指標後可根據利潤導向從事生產活動,在這種情形下,以往供應不足且產品價格相對較高的民生工業呈現了快速的成長。第二階段主要是重新劃分國企與政府關係,包括利改稅、撥改貸和承包制等。在公有財產制下,放開經營權損害到國家利益,承包制又導致國企行為短期化及負盈不負虧等現象,由於工業缺乏農業產權易於分割等前述特點,國企承包制的改革效果不如農業明顯。因此在第三階段己涉及到所有權改革,以股份制作為解決產

6、權不清的方法,透過產權多元化逐步實行國企的民營化,並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配套措施,提出「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作為國企改革的四大指導原則。表3-2: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的變化(單位:%)1978年1985年1992年1994年國家投資77.724.06.35.0銀行貸款0.023.030.425.7外資5.65.38.07.2自籌資金等16.747.755.362.1(其中:自籌資金)(n.a.)(40.4)(46.6)(51.0)資料來源:1978、1985年資料出自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6);1

7、992、1994年資料出自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93、1995)。轉引自大塚啟二郎、劉德強、村上直樹,中國的工業改革:過去的成績與未來的前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頁45。b.市場化改革按照大陸有豐沛的土地、勞動資源優勢發揮比較利益,包括(a)發展順序由重工業,輕工業,農業改為農業,輕工業,重工業(b)逐步解除價格管制(c)吸引外資與推動國際貿易1979年改革以前,除了採取公有財產制度導致經濟體制缺乏誘因機能以外,為發展重工業而扭曲市場環境是造成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落後的另一原因。如何恢復市場機能調整資源的功能,成為改革

8、後的重要任務。中國大陸市場化改革的各種措施相當多,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項:1.發展順序由重、輕、農改為農、輕、重按照經濟學上的比較利益理論,一國應根據其資源的分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