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00790
大小:30.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1)【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它向两端无限延伸:一方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表现自我与信任;产生精彩观念;团体成员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要素包括:“讨论”、“现场活动”、“反思”与“表现”;教师的指导要素包括:“倾听”、“观察”与“引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确立研究主题、课题计划与启动、课题实施、课题展示与反思等环节,这些环节彼此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复
2、杂地交织在一起。【关键词】现场活动精彩观念倾听反思表现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价值和意义的不解,谜团一样浮在许多教师的脑海里。没有清晰的目标导引,便缺乏追求的志趣和动力,习惯了传统学术性教育目标的我国教育和我国教师,要在旋踵之间理解和接受一门价值和意趣都迥异的新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主要不是学术性取向的,而是以创造性自我探索、体验和表现为价值志趣和取向的。我国教育长久以来之学术性追求的一统天下,造就了国人凝固的教育思维方式,
3、对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并非由教师来主导的课程形态,眉间心上,充满的都是困惑、迷茫甚或排斥。把眼光扎根在真实的生活里,把生活的教育价值挖掘和提升,难道真得与学校教育如南北两极、渺不相涉吗?“蚂蚁是我的老师,一朵浮动的云彩是我的老师.一片树叶也是我的老师,我可以学蚂蚁走路,学云彩变幻的形态,学树叶的抖动……”,舞蹈家杨丽萍如是说。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师,这是由卢梭确立起来的教育命题。我们联想到卢梭,是因为卢梭确立了从自然中和从直接经验中学习的价值,确立了思考课程和教学问题的一种路向。这种路向,在美国课程史上,由
4、许多教育理论家继续阐发和弘扬,并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时代蔚成风气。虽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式微了,但是,从经验中学习这种课程哲学路向,一直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留下的最可称美的课程遗产在美国教育实践中保存下来。在最近几十年里,这种课程与教学取向在世界教育范围内,通过不同的名称重新得以复兴。我国新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是顺应这种时代潮流的产物。它的诞生,作为一种载体和平台,承担着实践此种课程哲学路向的时代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旨在扭转我国教育漠视生活价值、片面强调书本
5、知识训练之趋势。但是,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实践层,甚至在理论界,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表中,该课程叨陪末座。在理论界,对之也多有诘难,诘难的根据,在于卢梭之过于重视直接经验的教育理论的缺陷、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弊端甚至“文革”时候知识价值的沦失不彰。据此,他们提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着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的判断,并进而基本否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价值和必要性。课程改革应该是在认识现实的基础上谋得不同课程哲学间的平衡和融合。当前人的智慧和理性,建立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和全
6、球化的时代,已经不容易重复那种否定或者轻视知识价值的历史错误。新课改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对知识更深刻思考之上的,具体地说,它思考的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课程论的核心命题,并且,这种思考是与教学和学习哲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到了儿童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探究课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个体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综而论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两端无限延伸的课程,一端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一端是学科知识,由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欲望把这两端连接起来。具体言之,就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7、,解决具体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并真实的体验到学科知识虽然有其逻辑,但并不是片段和分隔的,学科知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起来。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秉持的一种教育信念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才能。这些特性和才能是他自我人格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其被学校生活忽视、边缘化甚或排斥的时候,他们的自我就得不到完整的展现和张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创造性自我表现为核心教育价值诉求,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一个课程载体,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创造性
8、活动的机会,通过活动来更好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和升华自我。为了把这种教育价值诉求作为一种精神要素完满地扎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我们这里可以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内容,来更丰满地表达这门课程的精神内涵。(一)表现自我与信任我们在中小学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说:“我们这个课题小组的学生都很差,因此课题完成的质量肯定不会好。”这些抱怨都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都显示出教师教育学意识的欠缺,更甚者,这种抱怨经常是当着学生的面抒发的。每每听到这种抱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