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19437
大小:11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框架及其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框架及其实验研究张华安桂清翁建芳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基础的探索已有部分成果问世,如张华的《经验课程论》。[2]与其具有政策的保障和理论的支撑相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经验几近空白。本实验是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
2、小学做的一个课题研究,也是我们承接的教育部“研制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课题的实验部分。该实验的目标是:(1)研究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2〕丰富和完善即将推出的“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确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及实施框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推广提供例证。二、实验的展开(一)课程的总体构想1.课程目标(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逐
3、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2.课程原则(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2)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3)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4)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
4、联系;(5)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3.课程结构基于小学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并着眼于实现课程结构的年段衔接,实验尝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呈现形态为“品德与生活”),从而构建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与自我,课题组规划出东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结构(见图1)。4.实验步骤第一阶段(2001年2月~7月):通过随机抽样,分别在三、四、五年级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跟踪。实验班按照“探究自然世
5、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线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10图1四、五年级无主题活动三年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二年级季节生长节日环保了解自己提高自己一年级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美丽的春天认识认识迎接六一我爱环保和我是小我的我的我要上秋天来了植物动物新年儿童节我的家我们学生了身体收获二年级了的生活第二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由点到面的过渡。一、二年级按照课程结构中的规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原实验班(五年级已毕业,三、四年级
6、分别升为四、五年级)基于先前的经验开展无主题活动。除此之外,其他班级(三年级以及第一阶段的非实验班)依然按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的线索实验。第三阶段(2002年2月~7月):全面铺开综合实践活动,执行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课程的准备阶段(1)培训教师。学校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参与、协商,与教师共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线索与操作方式。(2)保证课时。通过合理统筹,确保实验班每周五下午的三课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专用课时。(3)设置机构。成立由科研室牵头
7、,包括德育处、少先队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大组”。(4)物质准备。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学生的实践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购置档案袋,存放学生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5)动员家长。召开家长会,发布校报《东方桥》专刊,取得家长对课程开设的理解与支持。准备《家长建议书》,使家长有机会参与课程建设。2.课程的实施阶段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多采取整班活动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活动。三至五年级则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从旁协助。本文仅报告3—5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
8、展情况。(1)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实施框架(见图2)创设问题情境↓协调组织形式,指导合作分工↓审视方案的可行性,给予相应的指导↓指导、督促、激励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评价活动成果↓提供学生反思途径,反思自己指导策略鼓励孩子,尝试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探究题材↓给予建议↓提供咨询或外出实践机会↓关注并参与活动实施↓欣赏孩子的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